,(首字母+rg點)!
==第九十三章==
徐縣令不愧是當了幾年官,手腕可謂是麵麵俱到。
次日他便命人拿了胡大海回縣衙,理由是擾亂市場安定,惡意哄抬菜價,致使民怨沸騰。不光如此,他還命人傳了和招兒簽了契卻反悔的那些農戶。
礙於人數太多,每個村隻傳了兩人。可僅隻是衙役們去下麵村子裏走一趟,又帶走兩個人,就足夠那些農戶們嚇破了膽子。
同時,徐縣令還定在十月三日放告日那,公開堂審這一案件。
並特意貼出告示,一時間百姓爭相傳誦,整個縣裏都知道因為最近菜價攀升,是因為奸商作祟,縣尊大人火眼金睛,奸商無處遁形,縣尊大人要處置奸商,還夏縣老百姓一片青。
到了當日,縣衙正堂之外的月台上,圍滿了前來旁聽的百姓,加起來有數百人之多。甚至縣衙大門外還圍了許多擠不進來的百姓,都等著在第一時間知道這件案子的結果。
公堂之上,徐縣令一身官服,威嚴地端坐在大案之後。隨著一聲驚堂木,四下肅靜,便開始問話。
其實這不過隻是走個過場,既有苦主,王記菜行,又有被告,也就是那些被傳上堂的村民。同時還有罪魁禍首,也就是奸商胡大海。
於是胡大海仗著自己財大氣粗,是如何惡意逼走王記菜行,又是如何低買高賣,致使菜價連連攀升,百姓苦不堪言的惡行就被昭告於眾。
在徐縣令的口中,王記菜行是一群很老實的鄉下人,因為家中貧苦而聚在一起做著販賣菜的活計,因為安分老實,童叟無欺,生意一直做得挺不錯,從不低買高賣,也不欺詐其他村民,隻靠著勤勞的雙手賺得幾分辛苦錢。
可惜這一切都被胡大海這個奸商破壞了,也是因為他的欺詐和逼迫,本來和王記菜行做生意做得好好的村民,才礙於他的威逼隻能違背契約。
鄉下人哪裏上過公堂,在他們心裏,上了公堂就是要下大獄的,早就被嚇得魂飛魄散。一聽縣太爺給他們脫了罪,自然連連稱是,一致對外將所有罪名都歸咎在胡大海頭上。
本來他們就對胡記的惡形惡狀生恨,此時不報複更待何時!
胡大海跪在堂下,一身錦服盡數被扒去,隻剩了一身白色中衣,模樣狼狽不堪。
他自然不是個傻子,見整個案情的走勢竟是如此,當即就明白徐縣令這是打算拿他殺雞儆猴,一時間臉色難看至極。
能將生意做到這樣,有誰是傻子。胡大海不是不怕事情鬧大官府追究,隻是他之前砸進去的銀子太多,而湖州那邊的布匹生意又出了問題,急需銀兩周轉,才會動了多撈一筆的心思。
他隻想再做半個月就收手,沒想到官府反應竟是如此之快,這麼快就查明的事情的原委。虧他之前還故布疑陣,特意在縣裏幾個市集上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料想若是縣衙聽到動靜,必然先去問價,就是想拖延時間,卻功虧一簣。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自然是王記的人,他仿佛淬了毒似的眼神掃向立在一旁的招兒。
之前招兒上了堂,徐縣令便有感她是苦主,並未讓她像一般上了公堂的人哪樣,都是要跪下話的。所以大家都是跪著,也就她一個人站著。
看來他還真是瞧了這個鄉下的泥腿子,她到底有何關係,竟能使動堂堂一縣之尊為其出頭。
隻可惜這個疑惑,並沒有人給他解答,而徐縣令也很快就下發了對胡大海的處置。
家產抄沒,流放五百裏。
完了,這下真的完了。
胡大海渾身癱軟倒在地上,很快就被衙役拖了下去。
圍觀之人俱是感歎不已,想胡大海也是一富戶,竟是被抄沒家產就被抄沒家產了。大家感歎世事無常之餘,同時對徐縣令也是敬意油然而生。
其實很多老百姓來圍觀這一場官司,除了是對那哄抬菜價的奸商憤恨,更多就是想來看看縣太爺是如何處置的。
要知道官字兩個口,誰人不喜財。
在老百姓們心裏,富戶人家犯了王法,都會安然無事,因為有錢可以收買。曆來官商勾結,都是老百姓嘴上不,但心裏最是篤信的想法。
此時看來,這徐縣令是個好官啊。
老百姓都愛好官,因為好官會替百姓做主。
一時間,公堂外的月台上陣陣誇讚聲不絕於耳,都是誇徐縣令乃是徐青,有他當父母官,乃是百姓之福。
在一片讚揚聲中,徐縣令不由自主挺起胸膛,撫了撫胡子。
他抬手按了按,公堂又恢複了一片安靜無聲。他這才出言警醒勸導那幾個村民,告訴他們做人要以誠信為本,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方是做人的根本。
還打了比方,若是這次不是他們貪財毀諾,又何至於鬧出這場風波。幾個村民俱是羞愧不已,紛紛對徐縣令認錯,是下次再也不敢犯了。
同時,徐縣令又誇讚了招兒容忍大度,因為感同身受,所以寧願自己賠得血本無歸,也不忍告這些村民,還是官府的人找上門才願意上堂。
也教育她以後若真是碰見有人違犯了大昌律法,不該容忍體諒,須知容忍便是縱惡,而是該請父母官做主。畢竟父母官本就是該為民請願,保一方太平的。
那幾個村民對招兒如何愧疚且不提,外麵百姓又是一陣誇讚聲,想必經過這一次,徐縣令是個好官清官的事情,會傳遍整個夏縣。
*
當然,招兒陪著演了場戲,也不是沒有回報的。
這邊下了堂,那邊就有人領著她去了縣衙的戶房。
戶房乃是縣衙六房之一,掌管全縣民政、田土、征稅納糧、災荒賑濟等事宜。
這土地之事,便是戶房管轄範圍之內,舉凡縣裏有土地售賣易名等,均是他們管轄。
衙役領著招兒來戶房,是徐縣令安排的。
徐縣令還送了招兒一份大禮,那就是夏縣下七個鄉,在每個鄉招兒可擇一塊兒地。這地自然不能是田地,當然也不會是山地之類不能種作物的地方。不過是荒地一塊兒,以極為低廉的價錢出售給她。至於剩下的事,那就需要招兒自己去辦了。
這可真是大禮了,要知曉每個鄉的地都是有數的,一般在村莊附近的,都是默認為當地村莊的地。村民可以出錢買下,但非本村人不售。
招兒之前也在各處買了幾塊兒地,但大多都是出高價買的良田。各地村子都比較排外,不是當地村民,要想買地是難之又難。
至於關於和薛庭儴所提及之事,徐縣令這邊卻並沒有提過。
不過沒有提,但也沒有拒,算是默認了吧。
因為這事,招兒再度忙了起來。不光是她,薛青槐等人也一並出動,之前遣散的那些幫工也一一招了回來,沒幾日生意就再度步入正軌。
不過這次招兒可放聰明了,不光和村民們重新擬了契,還和各處長久合作的商家也定了契書。
招兒做這菜的生意也有一年多了,每個時節是什麼菜價,心中都有數。她特意將這些都列了出來,就照著這個菜價來,上下浮動也定了一個標準,甚至擬定了若是違約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這對村民們來是樂意之至,而商家之前吃了虧,也是巴不得如此。
一時間,三方前嫌盡釋。
不過現在有了自己的地,招兒可不像之前那樣來者不拒,都是挑揀著那些種菜種的好數量又多的村民定契。
有一些村民沒定上契,都是悔之晚矣,可這些苦果也隻能自己吞下了。隻能寄望哪日能搭上話,也好將自家的菜賣給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