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節(2 / 3)

但無論後世的學者怎樣批判《弘武憲誥》,它依舊成了中華憲法的重要淵源。成為了後世歷次修憲的法定底本。而其假借“天命”的名義進行解釋,以及以“民惟邦本”為核心,從一開始就奠定了“社稷為貴、民次之、君為輕”的主旋律。這一基調直接影響了後世的歷次修憲。使中華的每一部憲法都帶上了深深的國家主義思想。

雖然孫露在立憲的初期參照過英國的《大憲章》。但《弘武憲誥》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為核心的國家主義立憲精神,與以“天賦人權”為核心的英國式自由主義立憲精神,最終在政治的原野上分道揚鑣。而《弘武憲誥》作為第一部成文的憲法對整個儒家文化影響圈,乃至歐洲地區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第三十四章:戰敗者

隨著《弘武憲誥》的全票通過,孫露繼任大統的進程終於進入了尾聲。南京城中喜慶的氣氛也跟著日漸濃鬱起來。正當百姓們對即將到來的盛典躍躍欲試之時,四月末的帝都南京迎來了一批極其特殊的“客人”。這群特殊的“客人”與其說是被請來參加盛典的,不如說是被押解來南京軟禁的。他們便是來自北京的八旗貴族。

朝陽門事件讓孫露最終決定將八旗部眾遷往南方。就日程上來說她對這次的南遷本沒做什麼硬性規定。但李虎等人均認為在孫露受禪登基時,有福臨等八旗貴族在下麵獻降,更能彰顯孫露的武勛,弘揚新朝的國威。於是李虎在接到命令後便迫不及待的讓北京城內的旗主王爺們打包袱南下。

然而事實上,由於孫露登基的日程不會拖得太長,為了將俘虜及時押到南京,明軍連打包袱的時間都沒給他們。加上之前剛經歷的朝陽門事件,八旗貴族們的家產早就被李虎抄沒得所剩無幾。因此當這批滿州的王公貝勒被趕上船時都幾乎是一無所有的。身著單衣的他們象牲口一樣被塞進船艙,沿著京航大運河一路南下。中途船隻甚至都不靠岸。至於下船上岸透氣就更是奢望中的奢望。如此艱辛的水上旅途,對本就不適應坐船的滿州貴族來說,簡直就如酷刑一般難以忍受。窄小的船艙內到處是人暈船後的嘔吐物,空氣中彌漫的著渾濁的氣味。為了防止疾病在船上蔓延,押解的明軍這才同意讓倉中的俘虜輪流上甲板透氣。也隻有在這放風的時刻那些滿州貴族們才能望見那曾經讓他們魂牽夢繞的江南山水。不過此刻的他們已無心,欣賞沿途曼妙的景色。一心隻希望能早日到達目的地,離開猶如豬圈一般的船艙。

相比那些普通的八旗貴族來,小博爾吉特氏母子的待遇無疑要優厚得多。她們同多鐸、索尼等人一同被安排在了最大的一艘帆船上。擁有獨立的房間和兩個伺候的內侍與宮女。雖然押解的明軍軍官一直都對小博爾吉特氏母子禮遇有加。但漫長的旅途和未知的變數,依舊讓小博爾吉特氏等人難展笑容。倒是福臨與慧敏這對年幼的小夫妻,可以不顧大人的愁容,興致勃勃地欣賞運河兩岸繁華的風景。

再難熬的旅途終究還是會有終點的。農曆四月三十日,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航行後,船隊沿長江逆流而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南京。此刻站在船頭的小博爾吉特氏,望著四周綿延起伏的青山心潮也不禁跟著澎湃起來。她清楚的知道即將到達的這座陌生的城市將成為自己下半輩子的棲身之所。或許自己這一生都將無緣見到家鄉的草原。至於日後的生活,更要處處看人臉色行事,好壞均取決於漢人的心情,正如當初在北京時那般。一想到朝陽門事件,一想到至今還掛在北京城頭的一個個頭顱,小博爾吉特氏的心頭就直泛酸。李虎用冷酷而又辛辣的手腕讓滿州貴族們看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的性命已經完全掌握在了漢人手中,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