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難怪,位於漠南蒙古東部的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本就算不上什麼大部落。哪裡見過這等陣勢。他們沿途所遇到的中原城池,每一座看上去都是那麼的龐大,那麼的繁榮。吳克善曾經以為遼東的盛京已經算得上壯觀繁華了。可後來他去了一次北京,盛京當下在他眼中成了個不起眼的小城池。而如今看著這一路看了揚州、鎮江等城,他又覺得以前看到的北京城破敗無比。哪兒比得上眼前的人間天堂。
是的,此刻的吳克善確實覺得自己掉入了仙境。中原豐富的物資,富饒的土地,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他現在終於明白了當年滿人為什麼要削尖了腦袋南下。為什麼在明知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還要硬著頭皮留在中原。中原確實是個充滿誘惑的地方。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傾城美女。他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東西是中原沒有的。有那麼一瞬間吳克善甚至也有了一種想將這一切占為己的衝動。
然而這種衝動來得快,去得更快。因為那些架在高大城頭上的火炮正毫不留情地警告著吳克善不要心存非分之想。每當他的目光掃中城頭的火炮,他的心頭便會不自覺地打起寒戰來。這位蒙古王爺在數年前就已經嘗過漢人火炮的滋味了。作為與滿清聯姻最頻繁、人數最多的蒙古部落,科爾沁部理所當然地參與了滿人同南明的諸多戰鬥。至於明軍的炮彈更是嘗了不少。看著自己一手帶起的看家人馬在對方的炮火下,被成批成批的消滅,那種恐怖的感覺至今還縈繞在吳克善的心頭。讓他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吳克善真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被鬼迷了心竅,竟會答應那多爾袞來趟這麼一倘混水。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好在自己在當時的最後一刻還是幸運地逃回了草原。若是那時給漢人在關內被俘獲的話,自己的人頭可就真的不保了。更不可能像現在這般來中原納貢。當然吳克善並不知曉如果沒有孫露的一道命令,他是不可能如此“幸運”地逃回草原老巢的。正如沒有孫露的安排他也不會有資格來南京。
不過克善可沒考慮到這麼多東西。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抵達南京城的他,不由微微一笑,輕輕地拍了拍了自己的胸口。在那裡塞著一封他妹妹小博爾吉特氏給他的家信。正如閻應元所言,如果沒有這封信,吳克善亦不會主動歸附中華朝。畢竟之前同漢人十數年的戰鬥讓他十分害怕漢人會趁勢出關,來找他算帳。因此他那日逃回草原後,便立即下令將自己的部落向北遷移了數百裏。此外他還派出了大量的斥侯日夜監視長城附近的明軍,打算一有風吹草動便立即往北逃竄。直到小博爾吉特氏的一封家書傳到科爾沁,才結束了這種惶惶不安的日子。
在這封不算太長的家書裡,小博爾吉特氏對自己的哥哥,可謂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竭盡所能地想讓吳克善知道中原的皇帝並不打算找他興師問罪。更想讓他明白同中原皇帝合作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小博爾吉特氏一番推心置腹的開導無疑是起到了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當時的吳克善本人亦處在不知該如何抉擇的兩難境地。
與滿人一樣,在之前中原的戰爭中科爾沁部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大量的青壯男子戰死沙場,使得整個部落元氣大傷。對於科爾沁部來說,南方的漢人固然是一個恐怖的威脅。可遷移去北方亦不見得會有好果子吃。因為他們同北方的察哈爾等部也都結下了不小的梁子。
由於科爾沁部世代遊牧的科爾沁草原水草豐富,又地處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時常會遭受到周邊其他部落的威脅、侵擾。於是感到自身勢單力薄的科爾沁部當年以聯姻的方式同滿人結成姻親之盟。這一選擇無疑是增強了科爾沁部的勢力。但是在當時科爾沁這種投靠滿人的做法,卻為眾多蒙古部落所不屑。特別是勢力強勁的察哈爾部更是將科爾沁與後金的聯盟視作一種對蒙古的背叛。自詡蒙古大汗的林丹汗為此曾不止一次的率軍征討過科爾沁。不過在後金與科爾沁部的聯手下察哈爾部最終被降服。並同其他漠南蒙古部落一同歸附了當時的後金。`思`兔`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