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3 / 3)

而最主要的,冷靜下來的成茵也自知她其實已經沒有退路。

如果她一直默默無聞倒也罷了,偏偏出了兩年風頭,她已經習慣於接受老師的讚賞和同學不時傳遞過來的豔羨目光,這無異於把自己架上了火堆當烤鴨,要麼成為香飄萬裏的美味,要麼就是被中途撤下來,成為令人唾棄的次品徒惹人嫌,這種半途而廢的結果是她無法忍受的。

高三一整年,雖然失去了努力學習的原動力,成茵到底還是憑著原有的底子和不懈的執著順利完成了學業,並以全校第三的成績考入了鄰省一所名牌大學。

而她的好搭檔謝湄,卻在高考中出現嚴重偏差,僅僅上了個二流的大專院校。這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

如果不是後來成茵竭力挽留,她和謝湄的友誼或許就到此為止了。

謝湄在給她的信中曾經寫道,“不在同一個環境中的人,即使原來是很好的朋友,也會因為彼此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而最終分道揚鑣。我不想等到有一天你看我的眼神裏出現淡漠和鄙夷才慢慢退出你的世界,我情願把從前的友誼好好封存起來,我們想到彼此時,感受到的全是美好的記憶。”

讀那封信時,成茵一麵猛烈搖頭,一麵還有些感歎謝湄其實比自己更注重浪漫詩意,全然沒有意識到謝湄字裏行間所表達的意思,其實跟她老媽從前常念叨的口訣是如此吻合一致——不管是處對象還是找朋友,都講個門當戶對。

成茵在大學裏談過兩次戀愛,不過都以失敗告終。

也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緣故,她心中那個風度翩翩、儒雅十足的楊帆的形象實在刻得太深,以至於身邊這些青澀的男生始終無法覆蓋掉她對戀人的期望和想像。

不管那些曾經的片段是本就如此還是被她在歲月流逝中一遍一遍PS成至善至美的畫麵,但她真的無法忍受一個在自己麵前鮮衣怒馬的男生,宿舍裏的那床被子卻是髒跡斑斑,或是在某個她挺尊敬的老師麵前嘩眾取寵般說些膚淺的俏皮話,以贏得班裏一幹傻頭傻腦同學的鼓掌喝彩。

好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呼拉一下,成茵就畢業了,又呼拉一下,她工作也快兩年了。

一路行來,成茵發現自己在步履匆忙的青春歲月中不斷地拋拋揀揀——她得到了一些東西,同時也丟失了一些東西。曾經信誓旦旦要出國的決心,如今也湮沒在了對往事的一聲惆悵的嗤笑聲中。

周媽媽眼看女兒雖然上了大學,卻沒有如期帶回合適的婚嫁對象,又是歡喜又是憂,看來女兒在學校讀書時挺老實,不過這終身大事早晚還是要解決,成茵自己解決不了,就隻能她這個當媽的出馬了。

但成茵對她媽媽的旁敲側擊一律裝聾作啞,被煩得急了就衝媽媽幾句,每回周老爹都會站出來力挺女兒,“茵茵還小!再說了,緣分這事老天爺都派定好了的,你急有什麼用啊!”

成茵發現老爹的命運推手論十分好用,簡直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尤物。

不久,周媽媽經人介紹做起了保險,成天走街串巷,占掉了很多時間。她自我安慰,這年頭三十出頭未嫁的姑娘身邊都有一堆,女兒以24歲的芳齡待字閨中,似乎還不算紮眼,這麼一想,也就權且把這檔子麻煩撂下,興興頭頭地專注做起事業來。

自從高二那年心頭挨了一刀後,成茵就本能地拒絕再聽到有關楊帆的任何消息,有時候不小心刮到一兩耳朵,都要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