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長避短:真正發揮長處所在
一個人生下來,不可能是完美的人,也永遠成不了完美的人。所以當別人在一個方麵成功了,而自己卻怎麼努力都成功不了時,不要自責怪自己沒用,更不要自卑怨自己太笨,這些僅僅說明你的長處不在這裏,所以要理智地放棄避開,也就是避己之短;去尋找自己所在行的,充分發揮,也就是用己之長。
成功其實就這麼簡單!不是嗎?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就是一個例子。他在班上成績一直都是倒數,後來就是因為他開始自己的發明生涯,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紀錄,才獲得了“偉大發明家”的稱號。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事例。朋友,我們來看一個這樣的故事吧:
豆丁是一個善良的輪滑男孩,在輪滑比賽中,豆丁滑得最快。本來他覺得自己是個戰無不勝的孩子,沒想到世界上還有更厲害的——虎頭虎腦的“大王”騎著自行車闖入他們玩耍的陣地,到處撞人,豆丁為夥伴們憤憤不平。
麵對這樣的場麵,豆丁挺身而出保護大家。可是霸道的大王仗著自己身強力壯,隻許大家騎自行車。豆丁滿腔怒火,但卻無可奈何。
麵對大王的霸道、無理,豆丁試圖反抗,最終還是被大王打倒在地,可豆丁還是不服。
直到有一天,豆丁通過許多名人的故事,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於是,他再次找大王比賽跑步,大王個子高、力氣大,輕而易舉地把豆丁甩在後麵。可是,要到終點必須經過一條小河,大王是個“旱鴨子”,不敢下水,在河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豆丁會遊泳,他勇敢地跳進水裏,遊到終點,取得了勝利。
通過這次比賽,豆丁得到了大王的尊敬,不但找回了自信,還找回了朋友們的輪滑地盤。豆丁通過發揮自己的優勢,終於取得了成功。
當今社會,無論我們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時,更需要對客觀事實的了解,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
我們要揚長避短。不能因為自己有一點兒不足、受到小小的挫折而失去自信;更不能因為自己優點多、實力強,而去欺負別人。我們應該努力發揮出自己的長處,避開短處,使自己更優秀。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發現自我的優勢,並努力將其發揮得更好。要想發揮自己的優勢,我們就必須全麵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提高自己的能力;放棄自己的劣勢。
舉例來講,兔子是短跑冠軍不會遊泳,這是由它的先天條件決定的,即使再努力地學習也不會成功。兔子發展短跑的特長,不去學習遊泳、打洞之類的薄弱項目,才能在優勢項目中立於不敗之地。否則,遊泳沒學會卻把短跑給忘了,那又該怎麼辦?所以說,發揚長處,避開短處,才是成功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