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1 / 2)

期!”

隨便逮了個路人問道:“玉湖坊周府怎麼走?”

那人道:“是禮部尚書府麼?姑娘沿著這條路一直走,見到西湖望月樓往左拐,再走一段便到了,最氣派的宅子便是。”

顧湘月謝過,順著指給她的路走下去,果見一個氣派的大院出現在眼前,甚至目光都似乎看不到牆的盡頭,白牆青瓦,隱見園中綠色成蔭,正門口兩隻石獅顯出主人家的身份來。

她有些擔心起來,她不懂明朝的官階,禮部尚書是多大的官她也不曉得,隻是這樣的府第,不是顯貴人家哪裏住得起?這樣的人家,會像文林說的那般和善麼?

她忐忑不安地上前扣了兩下門,沒一會兒出來個老管家,

“姑娘找誰?”

顧湘月忙拿出信來,“老管家,此處有一封溫州知府文林文大人的書信,請主人家一看便知。”

她話一出口,不禁暗自得意起來,來古代沒多久,她已學會文縐縐地說話了。

那老管家一聽,不敢怠慢,拿了信進去,半晌出來笑道:“老夫人請姑娘進去。”

顧湘月跟著老管家進了周府,第一個苑子,綠草成毯,小樹成蔭,草樹相連,一片春風過處的養眼;第二個苑子,亭台樓閣,曲徑通幽,長廊兩旁開著她說不上來的花,五彩繽紛;第三個苑子,滿池青青荷葉,葉底錦鯉穿遊,漣漪一圈一圈,鋪著鵝卵石的小徑沿荷池延伸;第四個苑子,精致的樓台呈現出來,連窗格都透著光亮。來來往往穿梭著衣著鮮亮的丫鬟。

她看得眼花繚亂,感覺自己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這樣的園子她逛拙政園時覺得相像,不同的是拙政園中沒有活色生香的古代人在生活,感受怎會相同?

上了小閣樓,正中坐著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旁邊站著三個年輕女子,其中一個還抱著個嬰兒。

這禮部尚書周上達生有二子。大公子周文錦在兵部任職,常年在邊關帶兵跟蒙古韃靼打仗,隻偶爾回杭州一趟。抱著嬰兒的正是他的妻子林婉蘭,他的兒子剛三個月大。

老太太一看到她頓時呆住了,半晌走過來抱住顧湘月,顫聲道:“燕兒,你還活著?這些年你到哪裏去了?”

顧湘月回不過神來,林婉蘭將孩子轉交給身邊的丫鬟,過來拉住老太太袖子笑道:“婆婆仔細勞神傷身,這哪是小姑?”

老太太一愣,細細地又將顧湘月打量了一遍,轉頭問道:“婉蘭,你看她像不像文燕?”

林婉蘭笑道:“媳婦看來,是有七分像小姑的,隻是小姑溫婉,這位妹妹眉眼間卻有幾分調皮。”

老太太笑吟吟道:“孩子,你叫顧湘月麼?”

顧湘月看到林婉蘭在旁邊打手勢讓她跪下回話,隻得心不甘情不願地跪了下來,她本沒有習慣動不動下跪,誰知來了明朝後跪這個跪那個,但也是“入鄉隨俗”,心道:“您比我媽媽年紀大些,就當給您老人家提前拜年了。”

她回道:“回老太太,我叫顧湘月,十八歲了,徐州人氏。”

老太太笑道:“這孩子機靈!你是文林遠房親侄女?”

顧湘月含糊答是,她就怕問到這個問題,她不知道文林信中具體寫了些什麼,老太太又問:“丫頭可曾許配人家?”

顧湘月搖了搖頭。

老太太笑道:“婉蘭,你說將這孩子認作螟蛉義女如何?或將她配給你小叔?她長得這般與燕兒相似,難不成是菩薩感念我一番善心,將她派來寬慰我的?”

林婉蘭想了想,微笑道:“媳婦這就要鬥膽駁回婆婆的話了,天下人相貌有幾分相似的多了,即使這位妹妹與小姑相似,婆婆隻見了一麵便要如此,傳出去別人也隻說我們草率了些。婆婆有這心↙

竹香笑道:“你運氣可好,侍候二公子那是一等丫鬟做的,好在秋荷這就要嫁人了,否則你哪裏能夠去淸湘居侍奉?二公子脾性又好,實實美差,我看老太太想把你配給二公子做妾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