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擊殺韓立的三個兒子後,第四個韓瑤用冷箭s中了趙雲右肋。
這個過程電光火石一般快。很多人並沒有看清。但符昊看得清楚。他此時人在馬上也不敢亂動。
趙雲中箭後表現的跟沒事人一樣。後麵的韓瑤扔下十字弩,挻槍催馬衝上來。
趙雲縱馬飛奔過去。兩人長槍相交,一個照麵,韓瑤再被趙雲刺死。
連挑四將,魏軍軍心動搖。
韓德麵孔猙獰,“我跟你拚了!”
他催馬想上前去。旁邊卻有校尉抓住他說,“都督有令,此時撤退。”
韓德臉上肌r顫抖,用力咬牙幾次後才呼道,“撤!”
魏軍在韓德率領下開始撤退。
趙雲舉起手中長槍命令軍隊追擊。
符昊心想,這一次的主線任務是助趙雲成功突圍(先不談打敗魏軍的事)。
趙雲手下兵馬本身就不多。電影原劇情中,趙雲這次追擊,遇伏死了很多人。
此時必須要盡量保住這些兵力。最後突圍時才更有勝算。很多時候,突襲別人也需要有足夠多的兵力才能形成恐慌效果。如果人馬太少,對方大將不為所動,就前功盡棄了。
曆史上明朝的名將徐達就曾被蒙古軍隊夜襲過。但他很快就分辨出對方人馬不多。馬上就控製住了局麵。並成功反擊對方。
另一個例子是明末,大將盧象升率軍夜襲清兵。當時因為政治原因。太監高起潛不肯給兵盧象升。
所以盧隻能帶本部幾千人馬襲擊清軍大營。襲擊非常成功。清軍措手不及。但是因為所帶人馬太少,所以清軍最終又穩住了陣腳。否則曆史可能改寫。
而且從符昊的角度上來講,最終想從重圍中殺出,也需要趙雲等人對自己言聽計從才行。這時正是建立威信的時候。
他騎術不行,這時勉強催馬往前到趙雲旁邊,“趙將軍,最好不要追。對方雖敗不亂。這是個陷阱。”
趙雲回頭時,符昊能看到那張棱角分明的臉,可以看出其年輕時,絕對是個超級帥哥。此時趙雲眼神依然如鷹一般銳利,“軍師要我在此吸引魏軍主力。不攻擊,如何能吸引對方?”
對於趙雲還有蜀軍部眾來說,他們現在所處之地,並不是魏軍主力所在。想吸引對方的大部人馬過來,尚不可得。又何懼韓德這點兒人馬設陷。
他不知道的是。魏軍主力這次是衝著趙雲來的。不需要他吸引,就已經來了。
趙雲為人也比較謹慎,能聽勸告。這時略一思索後說,“也有道理。”回頭衝背後人馬吩咐道,“諸將聽令,追擊之中。不要太冒進。小心埋伏。”
說完他催馬向前。
後麵的大部人馬,隆隆前進。
符昊雙手抓緊韁繩往前。跨下的這匹黑色的成年戰馬早已馴良,不會亂來。他就由著這匹馬跟著大隊前進。
因為符昊的話,所以這些蜀兵前進的速度慢了許多。
蜀軍之中,有不少青壯將軍有點兒怪符昊多事。
“剛剛趙將軍一人挑殺對方四員大將,此時敵人喪膽逃走。不全力追擊,簡直是坐失良機!”
“是啊。”
從人議論之中。
符昊也不理。反正一會兒,事實就會告訴他們,誰才是對的。
有個身材胖碩的老頭催馬趕到趙雲身旁說道。“敵人現在士氣正低,咱們不全力追殺。怎麼立功啊?”
符昊在後麵心想,能跟趙雲如此親密的,這應該就是羅平安了。
羅平安也是常山人,原本在趙雲當兵時,羅平安就是兵頭,是常山人中的老大。
他有野心。但實力不濟。無論武功,智謀還是指戰能力,都遠遠低於趙雲。所以最終的趙雲成了五虎上將。而羅平安,仍然是一個小小的頭目。這時也是仗著趙雲比較重感情,所以能直接跟他說話。
但對於軍事,趙雲有自己的想法說,“我覺得,鄧芝剛剛說的也對,還是謹慎前進的好。”
鄧芝?符昊心想,我在這個電影中的身份是鄧芝?
鄧芝在三國演義中不太出名。但符昊以前學曆史的時候注意過這個人。
他是真實曆史上,三國末期蜀國重要的中流柢柱。為廣漢太守,後來是尚書。也常年跟諸葛亮等人出兵伐魏。
此時在軍中的身份應該是‘監軍’,還有個揚武將軍的將軍位。
鄧芝後來是前將軍,兗州刺史。還有爵位——陽武亭侯。總的來說,是屬於三國後期混得不錯的人物。
符昊雙手緊抓韁繩,心想,這樣一個身份。倒也不錯,既能打仗,又能充當行軍參謀。
羅平安隻能不多說什麼。
趙雲在軍中威性使他壓製住了那些熱血的年青將軍們的衝動。
軍隊向前。
很快,當蜀軍前進到一處山穀時,那山穀四麵的山石後麵突然飛起了一大群的驚恐的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