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1 / 3)

白蓮教和天地會自我滿清入關以來便一直為非作歹,破壞我們大清的基業,這次南巡,更是尋機刺殺皇阿瑪。皇阿瑪命我率兵剿殺反賊,是對凝華的信任。雖然凝華力有不及,仍盡力去做,風餐露宿,征戰野外,不敢懈怠半分。半年來,小有所成,便回京複命。但反賊一日不除,凝華心裏便一日不安。皇阿瑪憐惜凝華為女子,便允凝華在園中歇息幾日再回去辦差。誰知惠妃娘娘今日帶人來凝華的居所,說凝華不貞不潔,要驗明正身。凝華不是不敢驗,隻是心裏著實委屈。凝華為大清的基業為百姓的安樂為皇阿瑪的安危奔走效勞,是凝華的本分,也是凝華的榮幸。不求誰能銘記在心,卻也不想被人誤解至此。”我抬起頭來,眼眶微紅,“宜妃娘娘,德妃娘娘,凝華隻是按照皇阿瑪的吩咐辦差,怎麼就成了那不清不白,玷汙皇室體麵的人了呢?”

德妃的麵上已經軟了下來,“好孩子,皇阿瑪最是看重你,你是我們愛新覺羅家的榮耀,怎麼會玷汙皇室體麵?”

我跪在地上磕了個頭,“宜妃娘娘,德妃娘娘,凝華知道自己一介女流插手政事會惹來許多非議,但皇阿瑪的信任,凝華又怎敢辜負?凝華以為,不管天下人怎麼非議解我,隻要皇阿瑪信任,家中的長輩理解我,便足夠了。這些日子,京中不知怎麼回事,有了不好的流言。凝華心道流言止於智者,便沒往心裏去。誰知惠妃娘娘今日帶著嬤嬤上門要來給凝華驗身。凝華一向將宮中的長輩看為自己的親人,如今凝華的親人聽到這種流言不但不替澄清,反而輕信他人,還帶著嬤嬤來要為凝華驗身。凝華不是秀女,也不是宮女,而是宮中的公主,怎能忍受這樣的輕辱?一時急怒攻心,便動了手。不管怎樣,凝華還是衝撞了長輩,請娘娘責罰罷!”我的臉色蒼白,眼裏蓄滿了淚水,卻努力地睜大眼睛,不讓眼淚流出來。這副委屈又倔強的模樣,讓人心疼又心憐。

德妃先軟了心腸,猶豫著看了一眼宜妃,“宜妹妹,你看這事?”

宜妃笑道,“罷了,罷了。本就不是什麼大事,況且凝華格格還是皇上的心頭肉呢?”後一句話的語氣半認真半戲謔,我注意到德妃的嘴角不自覺地往上翹了翹,不管怎麼說,當初我是先認胤禛為義兄,後認康熙為義父,論親疏自是與永福宮更近些。我的榮耀也就是永福宮的榮耀。“好了,地上怪涼的,快起來吧!”說著微微彎下`身子,伸出手來扶我。

那邊惠妃冷哼了一聲,不屑道,“什麼心頭肉,想當初,嫣然格格不也是皇上的心頭肉?如今又是什麼下場?”這話的聲音很小,坐的遠些的妃嬪便聽不見,她以為宜妃聽不見,卻不知這話已經落入她的耳朵。宜妃的臉色一變,再抬起身來,麵色如常,依舊笑意微微,然而眼神卻已經冷如寒冰。

我心下暗笑,這個惠妃今日可算是將人得罪了個遍。如今我與永福宮息息相關,她來找我的麻煩,德妃麵上不說什麼,心裏卻肯定會生罅隙。而最後的這句話,又將宜妃得罪了。如今整個後宮掌管在她們二人手中,她以後的行事怕會更艱難了。況且她不經過別人的同意,便將那些嬪和貴人拉到這裏做活靶子,日後還有誰敢靠著她?今日之事,她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將自己陷入艱難的處境,也算是報應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

隻是我還是有些想不明白,惠妃在這後宮中生活了幾十年,應該深諳其中的生存之道才是,如今她所依仗的大阿哥被囚禁,更應該收斂行事,怎會如此莽撞,簡直是自尋死路。

過了沒幾日,淳郡王的側福晉那喇氏因為在公眾場合身穿正紅色,違背了祖宗禮法,被罰在府中禁足一個月,抄寫經書一百篇,身份由側福晉降為庶福晉。府內的大權由胤祐的另一位側福晉接了去。那喇氏靈玉的父親,堂堂一個副都統,女兒卻做了庶福晉,臉麵都要被丟光了,這幾日在朝堂上頭都抬不起來。而惠妃,因為思念兒子日漸消瘦,臥床不起,康熙念在幾十年的情分上,破例允許她搬到大阿哥的府邸,與兒子同住。這個決定在宮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祖上的規矩是皇上沒有駕崩,宮妃絕不允許離開宮中半步,若皇上駕崩,宮妃便搬往慈寧宮,終日吃齋念佛,了此餘生。康熙身強體健,卻允許自己的妃子搬離宮中,算是打破了祖製。一時間宮裏議論紛紛,猜不透康熙此舉到底是恩典還是懲罰,幾乎要把我的那檔子事忘到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