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1 / 3)

然他讀遍武修秘籍也無法尋得古武奧義,那麼他就改投劍修,從頭開始,終有一天能追根溯源尋找到古武奧義。

冥刀向憶緣大師鄭重地施了一個佛禮,腳下生風,移步幻影般去了湖邊,沿途腳印入地三分,宛若蓮花。

七夜揉揉眼睛,與老阿吉競相爭看腳印的位置。

佛心宗金剛殿後院的一處廂房內,九音盤膝於床上,閉目凝神,自神魂裏抽出一縷極細的絲線,宛若發絲。

發梢順著窗棱縫隙悄然溜出,一路四下探行,偶遇寺中沙僧,發梢靈動如蛇,攀上屋簷,躲過來人。

繞著金剛殿一圈,一切如常,並無阻礙。

發梢攀至瓦頂,查看四麵地勢,突然一分千股,潮水般湧向四麵八方。

西南麵群瀑飛馳,聲響震天,九音看見神秀大師與天權真人站在瀑溪中央的石塊上,兩人交頭接耳,不知所談何事,甚為神秘。

兩人若釋放靈力隔斷飛瀑聲響,九音倒能進入兩人結界偷聽一二,可神秀大師與天權大師皆未動用半分靈力,佇立於渾然天成的飛瀑前,猶如凡人般慢慢交流,除去嘈雜水聲,竟聽不到任何其他聲音,倒是個巧法。

九音不欲耽擱時間,越過他二人,絲線繼續前行。

不多時,另一根絲線受到阻礙,九音順其看去,是座蓮花般的島嶼,島上花紅柳綠,禽飛獸奔,一派自然祥和之景,並無任何不同。

絲線最多探到蓮花座前,再不能前進半分。

蓮花座後是片蓮池,蓮葉荷田田,魚戲蓮葉間,空曠了然,並無巨粅。

絲線再探,蓮花台彷若一座巨牆,護住身後的那片蓮池,九音微微一沉思,劃破指尖,一縷鮮紅的血液順著絲線,凝聚在線端,幻化出一雙手影,手影在空中結出一個繁複的結印,空中突顯波瀾,一座氣勢恢宏的殿堂隱現於蓮花池上空,瞬間消失無痕。

九音收回神識,笑容狡黠,不複以往的清冷殘酷,卻多出幾分真實。

封印中的伽藍殿,光影昏暗,塵埃浮動。

一身袈裟,滿地韶華。

幻境清顏,如夢如煙。

“。。。七魄飛散後,三滅對外界便不聞不問,無悲無喜,無慮無憂,若隻是這樣,興許也是好事,隻是他的三魂隱有分散之勢,憶緣大師不得已,抽出他的三魂帶在身邊,待到七魄尋回時再將三魂送回去。”說到九音乃龍淵門最天賦異稟的弟子,那三滅便是佛心宗最具慧根的傳承人,隻是三滅與九音不同,九音雖冷情,可在修道一事上有著異於常人的執著且心智堅定。

三滅卻清心寡欲,似個真正出家人。

憶緣大師時常感歎,三滅應行走於梵行中,而非佛修。

當他斬斷情根時,也並非世人誤解的那般,為位列仙班而急功近利以致修行受阻。

“如今他的七魄可在何處?”天權真人擔憂道,飛瀑群水流湍急,響聲震耳欲聾,兩人所談之事涉及門派機密,索性散去靈力,白身閑談。

“那處虛幻玄機,憶緣大師費盡心機方尋得入門之法,在裏麵確實見到三滅的七魄,隻是不知如何將其帶回來,且那處不可久待,不過半柱香的時辰,憶緣大師就被彈了出來,且修為受損不小,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敢貿然行動。憶緣大師頗為惋惜,三滅的七魄若不能歸位,佛心宗千年內再無傳承之人。

“那處。。。便是傳說中的往生殿?淩駕十殿之上,飄於塵世五行之外的往生殿?”天權真人驚詫道,他曾與紫虛真人談到過往生殿,兩人相約大乘之日便一起去尋找往生殿,看看這個獨立於五行外的神殿究竟有何不同。

“老衲尚有一絲懷疑。”神秀大師蹙眉,他雖未去過,憶緣大師卻向他詳盡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