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是我國北宋時期最著名的詞人之一,也是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其排行第七,因此也被稱為柳七。宋仁宗時期,他考中進士,曾做過屯田員外郎,因此也有柳屯田之稱。柳永仕途失意後,一生放浪形骸,多數時間流連於青樓妓院之中。柳永將畢生的所有精力都用來填詞,並自詡為“白衣卿相”。
柳永的詞大多描繪城市風光,以及青樓歌妓們的生活,尤其擅長書寫遊子羈旅行役之情。柳永還創作了許多慢詞。他的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廣為流傳,所謂“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柳永創作的慢詞對宋詞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柳永自詡甚高,去京城參加考試時,被青樓歌館裏的歌妓吸引,便整日沉浸其中風流快活。他以為自己考中狀元沒有絲毫懸念,不料最後落榜。之後,柳永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青樓裏。因為他才華橫溢,又真誠待人,很受一些名妓的喜歡。他每寫完一首詞,都讓那些名妓們去唱。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詞才能廣為流傳,走進千家萬戶。
柳永51歲時中了進士,去福建做了兩年的官,最後因為過於耿直,屢遭排貶。柳永晚年生活窮困潦倒,死的時候一貧如洗,更是連下葬的錢都沒有。名妓謝玉英、陳師師等人感念他的才學和癡情,就湊錢替他安葬。出殯的時候,整個京城的名妓都跑來為他送葬,哭聲一片。名妓謝玉英為他披麻戴孝,兩個月之後因思念過度,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