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招用的真不錯。”她倒真不怕阿紫出陰招,無論如何有些結局一定,她也終於明白自己為何而來,唐梨無視阿紫目光,對蕭峰道,“活,一起活,死,一起死。”
這時又有人報信道:“大理世子已經衝進城去,殺出了一條血路。”
眾人聽聞歡喜不已,唯有蕭峰一臉愁容,他是契丹人,他也是在南宋長大的,他似乎聽到了那老弱婦孺在馬蹄下的哀叫呻/吟,他忽然縱馬朝著城門而去,身後眾人大驚,卻聽阿紫道:“讓姐夫去!”她見蕭峰和阿朱奔向城門,忍淚低聲呢喃:“死也願意隻同她在一起麼?”
第二十三章:天龍八部
且說蕭峰同唐梨二人策馬奔至城門外,就見滿地殘屍鮮血,那些少林僧人的帶血袍子尤其刺眼,蕭峰痛心疾首道:“他們一個個為來救我送命於遼兵手下,我若不來就是不義,但我又是契丹人,皇帝是我的兄弟,我祖輩世世代代的大遼忠臣,我若動手就是不忠,愧對我蕭家祖上,我若不阻攔而去他國避難,定會被世人詬病。”
他字字咬牙說出,胸腔中已經被一種大義充滿,唐梨直視前方,眼神悲憫,“我都懂,大哥,就按你說的做吧,我陪你。”
蕭峰點頭,依然下定決心。兩人搶進城去遼人竟未抵擋,蕭峰下馬衝進混戰的人群中,硬生生打出一條通道來,他隻是格擋開了遼兵和武林群雄,並未下重手,但是那頃刻間打出通道的威力還是讓人心生震撼,遼人見蕭峰去而複返且威風凜凜的模樣心中膽寒紛紛避讓,段譽和虛竹見蕭峰前來更是大為振奮,漸漸城門口已經通了,隻是那通往城門的道路卻鋪墊著無數人的鮮血。
蕭峰道:“我們前去救援,大家切記不可分開。”他率領這幾百人一路進城中,見到有人圍攻便過去救人,漸漸已經有上千豪傑脫險,遼人不敢上前,竟隻能目送蕭峰等人離去。
這時候唐梨忽然道:“後撤,有弓弩手。”她和蕭峰本就在最後出城,這時候反手抽刀砍死一個背後偷襲的遼人,手抖心顫,濺了一臉的血,抬眼一看心中大驚,忙的出聲提醒,原來城門之上已經站了數百名弓弩手。
蕭峰喊道:“後退!”話音落下已經有十幾枚箭矢落在他馬蹄腳下。但是遼兵卻再也不敢出城追擊,範驊等人護著段譽,說道:“遼人暫時必然不敢追來,這些箭矢射程不遠,我們這就走吧。”
段譽道:“大哥,不如跟我們直接回去吧。”
蕭峰回頭一看,眾人或坐或站,受傷的不在少數,許多人盤腿調息,雖然這些武林人個個都是好手,但是和遼兵行兵打仗的陣仗比起來卻無異是以卵擊石,但是他了解耶律洪基的性子,他今日的失敗必定會他日在宋人身上討回來。
蕭峰心道:他們是為自己而來,無論如何都要送他們去雁門關。
當即點頭應了,這一次段譽率領大理國兵為一路、虛竹率領靈鷲宮眾為一路,蕭峰率丐幫一路,少林寺玄渡大師率武林群雄為一路,四路人馬往雁門關處退去,到了第二日仍然未見遼兵追來。
這日在五台山下停下休息造飯,唐梨走至蕭峰跟前,低聲道:“依大哥所見遼人還會來麼?”
蕭峰道:“我了解耶律洪基,他定然咽不下這口氣,定要攻破雁門關。”唐梨默然,蕭峰握住她的手,低聲道:“是大哥連累你了。”唐梨搖頭,心意已決。
又隔一日,離雁門關已經不遠。
卻聽不少人有人憤憤道:“雁門關守懦弱至極,竟然不回複我方信訊!”
唐梨回頭看了看,隻覺得有些古怪,範驊是大理司馬,比起武林人來更是懂得行兵打仗的部署,當即道:“快快退入雁門關,雁門關易守難攻,隻要開了雁門關就可保我數千人性命。”
正在此時,忽然聽東西南三方擂鼓喧天,火光四起,蕭峰一看就知是耶律洪基心中憤怒無處發泄因而一路燒殺過來!
眾人催馬狂奔,有些人輕功步行,待到天明已經離開雁門關不過十裏,已經有人前去雁門關報信,眾人停歇休整,身後依舊是擂鼓呐喊陣陣,蕭峰走至崖邊,這裏豎著一塊大石,上麵的字跡已經被毀壞,正是當日他和阿朱來過的地方,他婆娑著那坑坑窪窪的字碑,想起當日阿朱在這裏等了他五天五夜的情景,不禁動情看去,卻見她柳眉蹙起,像是在沉思什麼。
當日他看見那被毀壞的石碑滿心悲憤,隻覺得自己身世撲朔、冤屈未脫、絕望之際阿朱從那樹後探出腦袋來,笑盈盈道:“謝天謝地,你終於來了,我在這裏等了你五天五夜……”
那一瞬間,他隻覺得天大地大,世間萬物都比不過她綻開的笑顏,唐梨雖然有阿朱的記憶,但是一般情況下她並不會主動的去記起,更何況此時處境艱難,她自然不知道蕭峰在想什麼,隻是走到蕭峰跟前,道:“我害怕那雁門關不開。”
蕭峰動作一滯,歎了一口氣,唐梨也摸了摸那石碑,“不知道何時才能迎來太平盛世。”
她的衣衫已經混上了泥土和血跡,她的臉上也沾上了汙漬,但是此刻的她看在蕭峰的眼裏卻是最美的時刻,他輕輕將她擁在懷裏,卻是一句話都不說,兩人難得的享受這最後一刻的寧靜,唐梨輕笑道:“入死出生由你做主,你給我保護我還你祝福,你英雄好漢需要抱負,可你欠我幸福,拿什麼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