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同事交流時避免冷場
和同事交流的時候,最怕的情形之一就是冷場。冷場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單向交流,聽的人毫無興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種是雙向交流中,聽者毫無反應,或者僅以“嗯”、“噢”之類應付。
不管是哪種情況出現的冷場,根本原因都在於聽者不願聽你所說的話。聽者僅僅出於紀律的約束或處世的禮貌而扮演一個“接受”的角色。
因此冷場完全應由說話人負責。
冷場的出現,是發言者的失敗,因為它不能達到彼此溝通交流的目的。發言者既要發言,必須實施控製,避免冷場的發生。避免和控製的辦法是:
(1)發言簡短。
單向交流中那種應景式講話,越短越好。雙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絕地包場,要有意識地給對方留下發言的時間和機會。自己一輪講不完,應待對方有所反應後再講,不要一輪就講得很長。
(2)變換話題。
單向交流的話題變換是暫時的,所變換的話題是為了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興趣。這一目的達到後,仍要回到原有話題的軌道。
比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發現學生精力分散,東張西望、打瞌睡、竊竊私語、在桌上亂畫,可以暫停講授,穿插幾句應景、時髦、詼諧的話;或者簡短地講個與教學多少相關的掌故、趣聞,學生的精力便會一下集中起來。之後,再繼續教學。
雙向交流的話題變換是不定的,根據現場情況隨時進行。比如你與別人談今日淩晨看的一場世界杯足球賽電視直播,可別人並不喜歡足球,也沒有在半夜裏爬起來觀看,對你所說的顯得毫無興趣,出現冷場。這時,你就應及時將話題扯到其他方麵去。
(3)中止交談。
任何人在交談時都不希望聽者不願接受。但若這種情況出現後,自己又采取了諸如簡短發言、變換話題、加強語氣等控製手段,仍然不能扭轉冷場的局麵,那就應中止交談。沒有接受的交談是無意義的,既白自耗費自己的精力,又無端浪費別人的時間。比如你同他談足球他無興趣後,變換話題他仍無興趣,就不可再談下去。這叫做“話不投機半句多”。要麼各自走開,另尋開心,要麼各自靜止,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