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彙報是和上司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毋庸置疑,與上司搞好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而得體的交流是聯係彼此關係的重要手段。適當的彙報是和上司拉近關係的重要方式之一。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1)學會勤於報告。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上司比較看重兩樣東西,一是他的上司是否信任他,二是他的下屬是否尊重他。作為上司來說,判斷下屬是否尊重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下屬是否經常向他請示彙報工作。心胸寬廣的上司對於下屬或懶於、或因忽視而很少向其彙報工作也許不太計較,會好心地認為也許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彙報,也許是本身就是他們職責內的事,沒必要彙報,或者是我這段時間心情不好,表現在言談舉止上,他們怕來彙報,等等。但對於心胸狹窄的上司來說,如果發現這種情況,他就會作出各種猜測:是不是這些下屬看不起我啦?是不是這些下屬不買我的賬啊?是不是這些人聯合起來架空我啦?一旦這種猜測成了他的某種認定,他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從而做出對下屬不利的舉動來。
在工作中,領導和下屬往往容易形成一種矛盾,一方麵下屬都願意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獨立做事,另一方麵領導對下屬的工作總存有不放心。那麼,誰是矛盾的主體呢?這就要看下屬和上司的工作內容、工作範圍,甚至工作職責。一句話,在很大的程度上,下屬的命運是由上司掌握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解決上述矛盾,通常的情況是下屬應適應上司的要求。凡事多彙報,這對那些資深且能力很強的下屬來說,就隻能在領導的支持和允許下工作,如果沒有這種支持和允許,你將無法工作,更莫說創出業績了。
聰明的下屬懂得:完成工作時,立即向上司彙報;工作進行到一定程度,必向上司彙報;預料工作會拖延時,應及時向上司彙報。
(2)彙報的技巧。
①調整心理狀態,創造融洽氣氛。向上司彙報工作要先緩和營造有利於彙報的氛圍。彙報之前,可先就一些輕鬆的話題作簡單的交談。這不但是必要的禮節,而且彙報者可借此機穩定情緒,理清彙報的大致脈絡,打好腹稿。這些看似尋常,卻很有用處。
②以線帶麵,從抽象到具體。彙報工作要講究一定的邏輯層次,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講到哪兒算到哪兒。一般來說,彙報要抓住一條線,即本單位工作的整體思路和中心工作;展開一個麵,即分頭敘述相關工作的作法措施、關鍵環節,遇到的問題、處置結果、收到的成效等內容。
③突出中心,拋出“王牌”。泛泛而談,毫無重點的彙報顯得很膚淺。通常,彙報者可把自己主管的或較為熟悉的、情況掌握全麵的某項工作作為突破口,抓住工作過程和典型事例加以分析、總結和提高。彙報中的這張“王牌”最能反映本單位工作特色。
④彌補缺憾,力求完美。下屬向領導彙報工作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失誤,比如對一些情況把握不準,或漏掉部分內容,歸納總結不夠貼切等等。對於失誤,可采取給領導提供一些背景資料、組織參觀活動、利用其它接觸機會與領導交流等方法對彙報進行補充和修正,使其更加周密和圓滿。
(3)向上司彙報自己的工作要把握好分寸。
作為下屬,要不要經常找上司談談,彙報自己的工作呢?
這也常常是人們在工作中難以把握的一件事。如果經常找領導或上司聊聊,固然可以使其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了解自己的能力,熟悉自己的情況,加深對自己的印象。但是,找多了,有時也常常會招惹領導的煩心,以至於討厭自己。而且,也容易給同事們一個愛拍上司馬屁,或喜歡走上層路線的壞印象。因此,這裏有一個“度”的問題。也就是說,找多了不好,但完全不與上司接觸,也並不是明智之舉。應當適度,不過分,那麼,這個“度”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