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讚美同事和朋友的分寸(1 / 1)

把握好讚美同事和朋友的分寸

讚揚對方的關鍵,是要實事求是,恰當的讚美,是極有分寸感的。

《登徒子好色賦》中,“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用到此處,來說明掌握讚揚的“度”,的確是恰如其分的。恰當的讚美,是極有分寸感的。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內容上要適度。

讚揚一個人,不要亂說一氣,任意誇大情節,評價失衡,給小人戴大帽子,那樣是難以起到讚揚的正麵效應的。透過你的溢美之詞,就會看到你內心的動機。

(2)方式要適宜。

人與人是各不相同的。讚揚要因人而異。不能用同一個型號的衣服,不分大小,見到誰就給誰穿。比如年齡檔次不同,讚揚時語氣上也應有所區別。對年輕人應多誇獎,對老年人應多尊敬,對小朋友應多引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但對方認為是缺陷的地方,你卻當作長處讚賞,肯定會惹別人不高興,明知他身短如桶,你卻誇他偉岸挺拔,他隻會把你的美言作為嘲諷來看,這樣豈不南轅北轍?讚美的新鮮感,就是對讚美者的讚美,別人沒發現,也沒讚美過地方,經你突然一提,他才恍然大悟,覺得自己還有如此動人的一麵,豈不榮幸有加?比如一個本來就十分漂亮的女孩子,她的美貌是人所共知,有目共睹的,稱讚她沉魚落雁、傾國傾城不過是老生常談,絲毫都不會引發她的好感。倘若你抓住時機,稱讚她的聰明智慧,或者能歌善舞,以至於琴棋書畫等方麵的專長,一定會令她耳目一新,有更上一層樓的喜悅,對你產生好感,也就是意料當中的事了。因人施讚,一定會“彈無虛發”的。

(3)頻率要適中。

這裏的頻率,是指相對時期內,對一個對象讚揚的次數。次數太少,起不到應有作用;次數太多,也會削弱應有的效果。而讚揚的頻率是否適中,是以受讚揚者優良行為的進展程度為尺度的。如果被讚揚者的優良行為同讚揚的頻率成正比,則說明讚揚的頻率是適度的。如果呈現反比的現象,則說明讚揚的頻率多高,已經到了“濫施”的程度,誰還會珍惜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