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2 / 3)

老夫人原就是個愛熱鬧的,徐夫人是個端莊的,六郎七郎是郎君,不如進之府上那些小娘子會撒嬌,玉娘嬌憨,卻不如婉娘她們會說話。難得有進之一家人作陪,老夫人越性派人接了周老夫人祖孫倆過來。

仍照了老規矩,屏風內外開了兩桌。

容娘隻撿了些瓜條隨意吃了,玉娘連喚了兩聲都未聽見,瑾娘看見,便挾了筷醃蟹與玉娘。

“吃飯便好生吃飯,神思恍惚的,沒個樣子。”老夫人見到,心中很是不喜。

容娘收了收神,靜靜用飯。

婉娘因嘴巴甜蜜,很得老夫人歡心。她起身與老夫人盛了一碗湯,又用勺子攪了一攪,待湯冷些,方擱在老夫人麵前。

“婆婆,這冬瓜菊花羹很是清淡,正適合婆婆呢!”

老夫人嚐了一口,點了點頭,道:“很好,又應季。給你姨婆也盛一碗。”

婉娘不得已,隻好又給周老夫人盛了一碗。周老夫人倒是好生把婉娘瞧了一回,婉娘心中一驚,連忙回座。

“阿姐,你府中那個小廝,叫七斤的,他家的事,如今城中倒是鬧得沸沸揚揚啊!”周老夫人不急不緩的喝著湯。

外頭進之含混搭話道:“豈止,外頭人都說我們徐府仁義,奴仆的事都肯為他們出頭。“

老夫人將手中湯碗一放,冷哼道:“給他說幾句話未嚐不可,為他出頭大可不必。不過是個典來的仆人,沒的為他又扯件官司在身上。明裏頭說徐府仁義,暗地裏人家便說徐府小家子氣,為了爭塊地與商人爭鬥呢!”

徐夫人不動聲色細嚼慢咽,容娘去挾菜的手頓了頓。

“待他爹入土了,也不必馬上回來,到底晦氣。真娘,你去另買個人來與七郎使。按說我們家的郎君,也該使兩個小廝。”

進之忙接口:“嫂嫂幫我家守惟也物色一個,我倒也罷了。”於氏歉意的朝徐夫人笑了笑。

飯畢,瑾娘拉了容娘一邊說話。

“如何婆婆都知道了?”瑾娘素來親近容娘,早就發覺她鬱鬱寡歡,以為是受了婆婆的責備。

容娘嘴角扯了扯,卻是不想說話。奈何瑾娘催促不停,隻得低低說道:“外頭事情自然是姨婆告訴的,家裏頭……。”容娘朝那邊巧笑嫣然的婉娘瞥了一眼。

瑾娘看見,心頭氣悶。“這蹄子,越發的興風作浪,待回去我叫娘好生約束她。”

容娘可有可無的笑了笑,並不十分上心。

“按說這些事情也怪不到你的頭上,不是七郎……。”瑾娘試著安慰容娘。後者卻虛垂了眼臉,隻用手摳著廊柱上的一處指甲大凹洞。屋裏頭說笑聲一浪接一浪,瑾娘卻覺得容娘離那份熱鬧疏遠而孤寂。

良久,瑾娘方聽到容娘飄忽的聲音:“三姐,人命也有貴賤麼?”

瑾娘一愣,不由答道:“那是自然。”

“為何那些所謂貴人,身居高位,五體不勤,卻出入有車,錦衣玉食;所謂賤人,供養孝順,豁達為善,日日勞作,反生計艱辛?”

瑾娘呆呆的看著容娘,隻覺眼前這個落寞的小娘子十分的陌生。

“人生下來身份地位是父母所給,但若心有大誌,也可去下場考試,上得高位。”

卻是守禮的聲音,他不知何時來到兩人身後,把話接了過去。

“這些事你不必再管,自有我與七郎。你隻管抄些經書,陪陪嫂嫂便好。”

容娘笑了笑,回頭正視守禮,不躲不避:“六哥,可是我做的不對?”她的眼睛清澈明亮,不再迷茫。

守禮抿了嘴唇,有些不滿:“一個小娘子家,本就便該當安於內室,孝順長輩,勤於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