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1 / 3)

比清平這麼個一馬平川的小城要安穩。

也有戀家的,日日將房門緊閉了,不露臉麵。也有窮的無處可去的,左右無財可被人劫,索性將破敗的院門打開,讓人一眼瞧見裏頭失修的窗欞、雜生的野草、裂開的牆縫,好叫人消了邪心。

徐府內,更是惶惶然然。

徐夫人聞聽容娘不見了,兩眼一閉,便暈了過去。

玉娘與舒娘忙撫的撫胸,掐的掐人中,好歹將夫人弄醒來。

老夫人含淚勸慰道:“真娘啊,不過昨夜之事,多派些人去尋,想來尋得回來。你莫急壞了身子,家中還有小的要顧著啊!”

徐夫人氣息微弱,兩眼枯涸無神,喝了幾口參湯之後,好歹恢複些精神過來。

接連數天,徐府與張府派出去的人沿著那群叛匪的路線緊著尋訪,卻絲毫不見容娘身影。

那群烏合之眾鬧了一場,不及臨安,便被臨安出來的軍隊一擊而破。至此亂世,朝廷哪有耐心審罪,一並砍了人頭,掛在臨安城牆上示眾。

可是,容娘,仍然不見蹤跡。

那日田莊中人,也有逃散的,但事後接二連三的回來;或是遭了刀槍,屍首也橫在那田間地頭,並未如容娘那般消失不見。

徐府眾人暗地裏心想,莫非是歹人見了容娘美貌,將她藏了?但誰都不敢開口,唯恐徐夫人絕望,一口氣不來,丟了性命。

徐夫人強捺著哀傷,不斷的叫人去尋。偏偏街市不太平,大旱之年。失了口糧又背了一身賦稅在身的佃戶趁機鬧事,北方來的流民更是挾帶其中,搶大戶,砸衙門。燒房屋,將世道弄的烏煙瘴氣。

進之急著要攜家帶口去臨安,徐夫人卻堅持守在清平,她隻恐容娘回來尋不到人,無處可去。

但時日一多,街市空空蕩蕩,一有動靜,便叫人心裏慌慌張張。連張教授家,等了數日,也無奈的帶了媗姐兒進了臨安城。老夫人想著總不是法子。正要勸,宋管事瞧了形勢,便說回頭溝早做了準備,莫若退到回頭溝,也好打探消息。

徐夫人猶豫再三。迫於時事,不得不應允了。又叫人去告了婉娘與娥娘,並那兩戶人家,一並往溝中躲避。

家中眾人驚訝之餘,不及詳細詢問,忙包裹細軟,幾輛車子拉了。一路顛簸入了溝中。

曆經數年打點,回頭溝山中樹木蔥鬱,丘田連縱,林間起伏,風聲可聞。溪穀平地,十數棟屋子均勻散落。雞犬相聞。中間大屋,門戶齊整,宅院深幽。

徐府眾人安心住下,方四處打量。宅中一應物事齊全,雖樸拙些。卻極具莊家風味。

進之心道,原來容娘當家,自己總嫌她慳吝,不肯舍錢。原來,諾大的家當,都填在此處了。這穀中偏僻,尋常人等,不往此處來。可不正是隱居好地。當年舊都大城,說破便破,竟不如此處安全!

因想著溝中一時進了許多人,老夫人便問倉中糧食可足。宋管事垂首稟道:“娘子吩咐,每歲收成,留兩成在倉中,以防次年災荒。再者,今歲幹旱,糧食一粒未賣,盡入了庫中。穀中亦有一些收入,糧食一時倒是不愁。”

老夫人聽了於是不語。

非但糧食,倉廩之中各樣臘貨火腿亦不少。田莊上不太平,連這那裏剩餘的十幾戶人家,趕著雞鴨豬牛,斷斷續續的亦入了溝。溝中房屋不夠,卻喜天氣幹旱炎熱,溝中林木眾多,一時眾人動手,搭了許多房屋,也盡夠了。

如此折騰,已是入冬。

徐夫人臥在床上,想起容娘,心中哀傷,又叫春雨過來,細細問詢當日情形。

春雨懵懂,不知夫人要聽寫甚麼。她哼哼唧唧的說了一陣瑣事,驀然想到娘子省的病,方才哭哭啼啼道:“娘子一直在盼大郎派人去接,不想府中派了娥娘子來,倒是將惠娘子接回來了。當時小的便瞧著容娘子臉色不好,一日一日的隻是瘦,飯也用的不多。後來,後來,又不知得了甚麼病症,月事也不來,總是嘔。進的那點吃食,嘔出來尚嫌不夠,連膽水都嘔了出來,臉都綠了,瘦的不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