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首日票房出爐,《人間芳菲》靠著高額排片量得到了首日票房冠軍,《飛升》緊隨其後,而《老兵的徽章》雖然位列第三,但票房成績卻沒有和這兩部電影拉開明顯差距,甚至上座率高達80%。
因為《老兵的徽章》優異的表現,第二院線方調整了排片量,而這一是那部都市流量電影和動畫電影的首映日,可這兩部電影首日上映卻沒有拿到票房冠軍,這一日的票房冠軍還是《人間芳菲》,票房亞軍是後來居上的《老兵的徽章》。
等到第三,《老兵的徽章》排名再次上升,直接成為當日的票房冠軍,這個成績一直持續到國慶結束,都沒有停止下來的勢頭。
“我居然真的在電影院看一部抗戰片看了三遍。”這條評論,基本上是大部分觀影人的內心寫照。
“前半段笑得打跌,後半段哭得打嗝,邵瑜殺我。”
“邵瑜?邵瑜也在電影裏嗎?”這是壓根沒有仔細看演員表的人,他隻知道邵瑜是個知名刺頭明星,也知道邵瑜年輕,但卻沒想到這麼一部老兵的電影裏,居然還有邵瑜。
這條評論底下很快就有人回複:“邵瑜就是主演啊。”
很快,邵瑜的照片和電影中主角的照片被擺在了一起,雖然化妝術厲害,但仔細看還是能察覺到,邵瑜和這個劇照裏的人物有不少相似之處。
隻不過因為電影裏的主角,看起來活脫脫就是一個老兵,無論是眼神還是動作,全都與久經沙場的老兵無異,因而眾人這才沒有往邵瑜身上想。
畢竟和邵瑜掛鉤的,如今最出名的梗就是“二十四歲掙了九個億”,知道這個梗的都知道邵瑜的年紀,因而很難將邵瑜,和電影裏那個老兵聯係起來。
“不就是一個兵油子嗎?值得你們這樣要死要活的,你們怎麼不罵邵瑜詆毀老兵形象?”
“邵瑜一個二十四歲,高中文憑的明星,憑什麼演久經沙場的老兵,他配演這樣的革命先烈嗎?”
“邵瑜這樣的人,高中畢業就去打職業,不就是以前的網癮少年嗎?這樣的人功成名就,實在是對那些寒窗苦讀的科研人士的侮辱。”
黑子們也知道無論是電影的官博,還是刺頭工作室的官博都沒什麼流量,因而所有人全都十分配合的,跑到邵瑜的微博下來內涵帶節奏,評論區很快就被他們占領了半壁江山。
這一次公關部剛剛將消息上報,很快就發現評論區的風向又不對了。
餘文等人也沒有一開始那麼焦急了,似乎是已經習慣了邵瑜這樣的畫風,聽到消息第一反應就是看邵瑜的反應,見到這人果然是眼角眉梢都帶著激動,整個人都蠢蠢欲動的模樣,頓時覺得邵瑜沒救了。
一開始他們還能信邵瑜是為了工作室,但幾次下來,他們也明顯察覺到,邵瑜就是想跟黑子們對線。
而邵瑜一個明星,熱衷於和黑子們對線這事,也成為了圈內的一個共識,明星這樣不計較形象,也算是娛樂圈的一股子清流,也有人曾經照著邵瑜學習,可邵瑜行事的基礎,是有著非常能打的票房實績,以及自身十分過硬的業務水平。
最重要的是,邵瑜還有九個億,資金雄厚,因而沒有太大的壓力。
那些跟風邵瑜的,最終沒有和邵瑜一樣獲得粉絲的理解,反而得了一個“瘋狗”的名頭,甚至還作掉了大多數的粉絲。
久而久之,便沒人再敢根粉邵瑜,邵瑜直接成了娛樂圈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邵瑜本以為這又是一次刷數據的大好機會,可等到他打開自己的評論區,卻發現風向似乎有些不對。
那些原本在罵他的評論,此時全都被壓了下去,評論區全都成了表白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