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反複揣摩整個事態,我覺得要緩解王女士的應激,就需要勇敢地碰觸她心裏最柔軟、曾經受傷害的那部分,與此同時,我需要給予她充分的信任和接納。
我說:“你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充分的疼愛,使你很渴望父母的愛。因為自己沒得到過,婚後就把自己失去的愛全給了丈夫和孩子,如果他們好了,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有了價值,就好像你自己得到了這些愛一樣。你活著,你的付出、你的隱忍,全是為了你愛的人。”
王女士連連點頭,長舒一口氣,說:“醫生,您可理解我了!”我能感到王女士對我的信任已經逐漸建立起來了,其實她是一個隻要給她一點笑臉,她就會銘記在心的人,可是這樣的人為什麼偏偏容易受傷害?
於是,我深入一步,問她:“你覺得你家庭的不幸福是因為什麼?”王女士深吸一口氣,充滿悲涼地說:“可能是因為我隻顧奉獻,沒有關照我自己。我現在已經是半老徐娘,沒什麼吸引力,比不上人家網戀女友年輕漂亮。兒子也是太嬌養了,養得不像個男子漢。我覺得就是這個原因。”
我發現王女士其實對自己的問題認識得挺清楚。那她到我這裏來是為了尋找什麼呢?難道是讓我和她一起埋怨老公和孩子?
我把我的這種疑惑和她分享,我說:“您看,您認識得挺清楚,那您到我這裏來是想讓我給您什麼幫助呢?”
王女士想了想,說:“我想讓您做個評判,看看我什麼地方錯了?”
我能聽出話外之音,王女士說“看看我什麼地方錯了?”其實說的是“我沒有錯,什麼地方都做得仁至義盡,你們才錯了呢”!看來,又是我剛才感覺到的怨恨。這種怨恨這麼強大,以至於我才和她接觸這麼短時間就頻頻感受到它的存在。那王女士的丈夫和孩子是像她描述的那樣嗎?受了她的溺愛卻不領情的冷酷之人,還是也承受著我感受到的這種怨恨呢?
我看時機已到,就趕緊問:“那您看,您是因為溺愛惹的禍?”王女士肯定地點點頭,說:“我看是的,我對他們太好了,他們就不知道珍惜。”
看來王女士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我決定從側麵挑戰她的固有信念。我說:
“您總覺得他們不理解你,那你理解他們嗎?”
王女士愣了一下,看來她從沒以這個角度看過這些問題。她想了想,緩緩地說:“我總覺得他們應該知道感恩,我已經做了那麼多,他們應該理解我,可能確實沒注意他們的感受。”
我說:“就像您小時候,父母是不是也自認為為您做了很多,把您養大,他們以為您應該知道感恩,不應該奢求,應該理解他們,可是卻忽略了您作為一個敏感的孩子內心的感受?”
王女士張大嘴愣了好一會兒,忽然,她的內心好像被觸動了,突然哭泣起來,“原來是這樣,是這樣!我不想,我真的不想也這樣做!哦,我明白了,是我自作孽,沒辦法,最終我對愛人和孩子像我父母一樣!哦,我怎麼能……”看到她現在的哭泣,我內心反而替她放鬆了。我知道,現在她的哭泣是有建設性意義的,是一種真正的宣泄。我靜靜地等著她,聽著她的哭聲,這是一個弱女子壓抑了幾十年的哭泣。她這麼哭上一場,對於她的抑鬱情緒也會有幫助,更重要的是,當她終於領悟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的相似性時,她也就不再把責任推出去,而是自己勇敢地承擔。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需的。
一周以後,她如約來到谘詢室。我看到她臉上多了一些陽光,甚至變得有些美麗起來。我微笑地看著她,點頭示意她請坐,她大方地坐下,說上回回去後和丈夫孩子認真交流了一晚上,三個人都哭了,丈夫和孩子也說出了心裏話,覺得王女士自以為已經給他們那麼多的愛,但其實也給了他們很多的怨恨。正是這種怨恨把丈夫孩子逐漸推離她身邊。這次谘詢我告訴王女士,不管怎麼說,她的家庭的問題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也不用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把全部罪責攬在她一人身上,那樣對她的抑鬱情緒並沒有什麼幫助。她同意了。做了大約十幾次谘詢後,王女士已經有勇氣麵對自己的童年經曆與自己現在的困難之間的關係,她終於明白她的怨氣是來源於忽視她的父母。她對於父母的怨氣得到了表達,這有助於她不再把怨氣發泄到丈夫、孩子身上,減少她現實生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