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終
老人生命垂危之時,子女等直係親屬守護在其身邊,聽取遺言,直到親人去世,這在習俗中稱為“送終”。送終是一件大事,能為老人送終表明子女盡了最後的孝心,未能為老人送終常常成為人們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在老人臨危之時,家人要將其從臥房移到正庭中臨時鋪設的板床上,板床在較窮的地方就用臨時卸下的門板做成。因為民俗認為人若在床上死,靈魂就會被吊在床中,無法超度。
在許多地方,人死之後,家人都會燒紙錢,稱為“燒倒頭紙”,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燒落氣紙”。此外,還要鳴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歸西,二是向鄰居報喪。
人死之後,家人要圍在死者身邊慟哭,未死時,則禁止哭泣。
二、報喪
死者咽氣後,家人應盡快向親友發出報喪帖,或登門通報死訊,對遠方的親友,要告訴其開吊下葬的日期。報喪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別人家不能進門,來人迎接時,無論長幼都要叩首。
三、入殮
死者入棺前,要為之整容,如剃頭、刮臉、換發、擦身、穿壽衣等,然後再以白綢(有的地方也用紙錢)掩麵。
在死者死後的24小時內,要由專人選擇好時刻,正式將屍體移入棺中,入棺時,死者一般是頭朝裏腳朝外。
四、守鋪
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後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間,要晝夜輪流守護在死者鋪側,以示孝服,叫做“守鋪”。死者入棺後,家人守護、睡臥在棺旁,叫“守靈”,也叫“困棺材”。
五、擱棺
因為要選擇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柩在家,稱為“擱棺”或“停棺”。擱棺的風俗,在古代常見,一般要擱七天,有的甚至擱棺十幾天、幾個月。
六、開吊
開吊即喪禮開始進入吊念時間,依禮而論,出殯以前,凡有親友,均可隨時往吊。但是,一般來講,凡喪事過程中,必須確定一日為開吊之日,是日需有專人招待其來吊之人,並備以茶點飯食。現在喪禮進一步簡化,開吊之日即為舉行追悼會之日。
七、接三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認為,人死了三天,他的靈魂要正式去陰曹地府,或者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並不是每一個人死後都能進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天靈魂離去的時候,為他請僧眾念經禮懺或者放焰口救度惡鬼,就能使死者贖罪積德,進入天堂。相對於神來說,是迎接死者的靈魂進入天堂;相對於死者親友,是送別死者的靈魂進入天堂。送三時,要用紙紮一些車馬,以供死者上路時用。
八、出殯
出殯又叫“出山”,出殯要先請陰陽先生選擇吉日吉時,叫做“開殃榜”。出殯之前,先要辭靈。先裝“餡食罐”,把最後一次祭奠的飯食裝在瓷罐裏,出殯時,由大媳婦抱著,最後埋在棺材前頭。然後是“掃材”,即把棺材頭抬起,孝子放些銅錢在棺卞,然後用新笤帚、簸箕掃棺蓋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財起官”的意思。
出殯的程序為:先轉棺,將棺材移出門外,再抬起棺材頭,備好祭祀用品,由禮生主持禮儀,喪主跪拜,禮生讀完祭文後,由僧道引導孝男孝婦“旋棺”,在棺材周圍繞行三圈之後,再用繩索捆好棺材,蓋上棺蓋。
抬棺即將起行,送葬隊伍也要準備好,一般是長子打幡在前,次子抱靈牌,次子以下的親屬們持裹著白紙的“哭喪棒”,大兒媳抱“餡食罐”。準備妥當後,即可起杠,伴隨起杠,還有兩項禮儀:把死者生前用的枕頭和枕套燒掉;另一項是“摔盆”,即把靈前祭奠燒紙用的瓦盆摔碎。
在傳統喪禮出殯路上,還有幾項禮儀。如揚紙錢,擺茶桌路祭等。
九、落葬
到達墓地後,再次整理墓坑,把隨葬的餡食罐、長明燈放在墓坑壁上龕內,掃去腳印,然後將棺木徐徐放下,由陰陽先生用羅盤儀矯正方向,由喪主鏟土掩棺,並堆土成墳堆。
十、居喪
居喪是指死者家人後輩自死者斷氣時起居喪。必須要在生活的許多方麵進行節製,以表示對親人的哀悼和思念。男子不穿華麗的衣服,要穿草鞋(現在已不常見);婦女則要摘下身上的裝飾品,脫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與死者關係的遠近,穿孝服,戴孝帽。不能理發,不能同房,不能會晤親友、參加宴會、進寺廟等。這就是居喪。居喪之禮節,對於孝子要求更嚴。在古時候,孝子要居喪三年。為什麼是三年呢?因為按慣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後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因此,父母死後,孝子應服喪三年,以示回報。三年之間還會有繁多禮儀,要求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