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第21名”就打消了念頭。此後,不再接近老孔家那是非之地。

直到二十年後鐵蛋兒回家鄉,與樸洋“望孔興歎”:老孔家與時俱進,電視遊戲機淘汰,換成大型街機;大型街機淘汰,換成電腦,美其名曰“網吧”。兩人還像當年那樣互相調侃著:“這全是騙小孩子們的錢發展的。”“有臉說,不也有我倆當年的讚助嗎?”“哈哈!”

轉眼就開學了。鐵蛋兒上六年級了,決定重整旗鼓,找回以前的狀態。不時回憶起剛入學時媽媽的叮囑:“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語文課上,焦老師讓同學們買詞典,說是以前的小《新華字典》不夠用了。同學們紛紛換了嶄新的、沉甸甸的大詞典。鐵蛋兒看著自己掉了皮的小字典,還是三年級時表哥用剩下的,他非常想換一本詞典,但是又不想讓爸爸為難,所以連續幾日悶悶不樂。

“自己掙錢買一本。”樸洋看出了朋友的心░

“吃現成的還堵不住你的嘴?”鐵蛋兒說。

妹妹做了個鬼臉,自顧吃著。

鐵蛋兒也掰下一塊嚐了嚐,上貢的蛋糕沒什麼特殊的味道。

正文

27 救 人

[更新時間] 2012-07-19 09:23:46 [字數] 1525

27救人

爺仨生活雖然艱辛,但很幸福,兄妹很懂事,學習非常好。鐵蛋兒以全填第十二名的成績考上初中,父親經常向別人炫耀。

鎮上十八個村,三百多名學生分成七個班,來自不同村子的同學聚在同一所學校學習是很熱鬧的。鐵蛋兒和樸洋沒有分在同一班,但他們的友誼是不打折的,同時,他們也結交了許多新朋友,趙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二道村的,每天要騎七公裏遠來上學。報到第一天,趙江這個倒黴蛋的車胎就被紮破了,是鐵蛋兒和樸洋帶他回家補的車胎,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趙江上學晚,比鐵蛋兒他們大一歲,明顯比他們有勁,別看他長得人高馬大,但特別老實,平日少言寡語。

結束了一天的課程,三人像往常一樣同路回家。

“明天周日,咱們去北河遊泳去呀?”樸洋說。

“好,我同意,你也去吧。”鐵蛋兒對趙江說。

“水深嗎?”

“深才夠勁兒!”樸洋吹噓著。

第二天,天公作美,豔陽高照,正是遊泳的好日子。三人如約而至,騎自行車奔向北河。遊泳的人還真不少,全是熟悉的麵孔,人們在河裏嬉戲打水仗,不時傳來爽朗笑聲。

樸洋把車子一扔,車子重重地摔在地上,鏈條都脫落了,他也不在乎,邊跑邊脫個精光,嘴裏還像印第安人一樣發出怪叫,“撲通”一聲跳入水中。

“下來呀!”樸洋叫他們快下水。

這條河流經十幾個村子,最終流到哪兒誰也不知道,但兩岸農民對它感情至深,田地全靠它來灌溉,這就是書上說的哺育人類的母親河吧。

趙江隻脫了上衣,站在岸邊看著。

“下來呀。”鐵蛋兒也已經遊向河中心。那個地方從來沒有探到過底,據說有一房子深。

“我怕涼,我等會下。”趙江說。

“走,玩跳水去。”樸洋說。每次來這裏遊泳,他們都要展示一下自己的高超水性。他們爬上了四五米高的橋上,一手捏鼻子,一手捂耳朵,直挺挺地跳入水中。

“一起跳?”

“好!一、二、三,跳!”

二人像伽利略在比薩斜塔扔下的兩個鐵球一樣,同時墜入水中,濺起兩朵水花。入水一瞬間,鐵蛋兒感覺兩耳嗡嗡作響,睜開眼睛,水裏一片渾黃。露出水麵,看著周圍人投來驚歎的目光,自然得意忘形。

鐵蛋兒二人慢慢遊到對岸,看了看趙江。他真是個慢性子,小心地向河中心走去,神情還有點緊張。

“行不行,快遊過來呀。”樸洋對著趙江喊道。

趙江兩眼盯著緩緩流動的水麵,水越來越深。水沒過他的脖子,隻露一個小腦袋,他用力蹬水,兩手劃得很沒有節奏感。

小腦袋忽上忽下,偶爾浸入水中,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