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宋師道明晃晃的打趣眼神,徐子陵隻得勉強壓下了心裏的尷尬和別扭之請,深深地凝望向宋師道的雙眸,正色道:“真是完全看不出,二哥你竟有問鼎天下之誌。”

——先談正事,至於那些亂七八糟的私事……還是等等再說好了。

收斂了玩笑的神情,宋師道不置可否地說:“我自認為在那二十年之中,皇帝當得還算稱職。若子陵認為李世民比我更能勝任那個位置,我們倒不妨好好討論一番。”

野心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雖說在最開始的時候,宋師道想要爭奪天下,無非是因為幾點:一是出於男兒的熱血和衝動,二也為了保全宋家,更為了實現他穿越一場的人生價值……

但是在宋師道登基以後,他就發揮了“做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不但拓寬了疆域,更變革了曆史,甚至造福了子孫後代……宋師道毫無疑問是個好皇帝,所以他並不樂意讓完全不清楚情況的徐子陵隨便質疑他身為皇帝的功績和成就。

宋師道以很客觀的態度和直觀的表述方式簡要地介紹了一番他的政績和治國觀點,外加種種未來展望——前任皇帝陛下以他遊刃有餘的口才,直接就把被慈航靜齋洗腦了多年的雙龍給震住了,畢竟宋師道是在以事實說話,可謂底氣十足。

“既然依你們所言,那邊尚在貞觀十年間,”迎著寇仲和徐子陵震驚的目光,宋師道淡淡地笑了笑,說:“那就不妨等到貞觀二十年的時候再下定論好了,我這人是很公平的。至於兩朝之別,雖說是非曲直得由千百年後的青史來定論,但是以你們的修為,應該能夠親眼見證大唐往後的幾百年,孰是孰非……我們來日方長。”

直到徐子陵被跋鋒寒以“好兄弟有事商量”的緣由帶走之時,他都一言不發,但是宋師道的話顯然在他的心裏刻下了深重的痕跡,慈航靜齋選中的李世民就一定是最好的嗎?這個話題對於徐子陵而言已然太沉重了。

不過宋師道還是很樂意給這一位徐子陵甚至是另一個世界的師妃暄添點堵的,看好戲嘛,有什麼所謂呢?

至於宋師道的自信,一方麵來源於他的能力,另一方麵當然是來源於曆史:正好就是在貞觀十年,長孫皇後去世,從那以後,李世民的運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再然後李氏諸子爭位,太子李承乾犯上作亂,最終兵敗死於發配,李世民親征高麗失敗……

——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夠隨便對比的,想想那個在西域把生意越做越大、家庭和樂美滿的李二,再看看長安城內“兄友弟恭”的唐國公和李元吉……孰是孰非,又哪能說得清楚呢?更遑論再之後的武氏女主天下、中唐之亂、晚唐之衰,幾百年後,早已滄海桑田。

不過從另一方麵來講,等他們這些武林高手都破碎虛空之後,說不定能在兩個世界間隨意往來呢……到時候的樂子會更大吧。

寇仲以極其複雜的目光看著自信滿滿的宋師道,這個暗藏帝王貴氣的男人和他所認識的那個老好人貴公子真是差別太大了……忍了又忍,寇仲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何你會變得這麼多?”

“其實大家都變得很多啊,做了皇後的仲少,桃花滿天的陵少,還有邪王、跋兄、婠婠,以及我的爹娘姐妹外加魯老頭等等……全部都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