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做的是不錯就是說話有些令人啼笑皆非,“郡主娘娘吉祥,我替三叔過來看看三嬸,可是母親不讓,我就偷偷拉著珠哥兒過來了……”
大一點的那個也是做了一個揖,可是沒開口說話。
本來如果孩子再大一些,恒曉肯定要開口趕人的,結果是兩個小的,她到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剛想用糖把他們哄出去,周小嫻開口了,“那你說說,我到底是郡主呢?還是你三嬸呢?”
小的那個歪著頭在想著,大的那個開口了,“先是郡主娘娘,再是三嬸。”說完還很小大人似的點了點頭。
周小嫻看不見他們二人的表情隻能從恒曉口中知道一二,可是就是這樣也讓人覺得很喜感了,“那弟弟覺得呢?”
“我也不知道,可是郡主娘娘不就是三嬸嗎?”小的那個疑惑道。
周小嫻也覺得自己有些不厚道,“恒穎,去拿兩個荷包過來。”然後對著兩個小的說道,“三嬸先給你們兩個荷包,下次再把見麵禮給你們補上,好不好?”說完示意恒穎給他們帶上,“好了,現在回去吧,等會兒你們母親找不到人該著急了。”
“知道了,郡主三嬸再見。”這次倒是異口同聲的了。
“恒穎,你送他們出去,看著他們找到來接他們的人再回來。”
“是,郡主。”抓了一把糖塞在荷包裏,恒穎左手一個右手一個牽著走了。
看著天氣還早,恒曉給周小嫻拿了一個靠枕放在床邊讓她靠著,周小嫻順勢就靠在了上麵,這一靠就靠了將近兩個時辰。
賈攸在這兩年中升了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還被賞了—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的爵位,半年前他為生母的請封也很順利,母親現在也是五品宜人了,他知道這一切和昭悅郡主有著莫大的聯係,如果他娶的不是郡主,那麼家裏不會那麼容易就讓他把為生母的請封折子遞上去,他對郡主,是感激的。
周小嫻雖然是第一次與賈攸見麵,但是早兩年她就看過他的畫像了,不可否認,他確實很英俊帥氣,難能可貴的是,他身上的氣息很幹淨,能看出來是一個心地良善的人,眼神清明,說明他心誌堅定,賺大了……周小嫻莫名的心裏突然出現這種想法,回過神後開始不停地鄙視自己果然是個顏控。
賈攸也差不多,他一直以為郡主可能長得很普通,就像家裏的大嫂,二嫂,都是端莊型的,雖然他見過郡主的哥哥,也聽下人說過郡主長得很好,可是他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現在揭開蓋頭才發現她長得真的很好看,而且一身貴氣,雖然麵上很平靜,但是心裏已經開始傻笑了。
作者有話要說:嫁妝來自百度,乾隆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的嫁妝,改了一點點
23新婦
第二天一早在丫鬟的服侍下吃完飯後,賈攸便很自覺地去了堂屋,全福夫人給周小嫻開了臉,然後梳了婦人的發髻,插了賈家下定送去的如意富貴花開的金簪。之後便兩人一起去了榮國府的正院榮喜堂。
張氏和王氏也是剛到,賈代善和史夫人應該也是剛起,問安的時候賈代善怎麼也不肯受郡主的跪禮,史夫人也不敢,最後還是周小嫻身邊的穀嬤嬤站了出來,“郡主雖然貴為郡主,但是既然嫁進了國公府,第一天怎麼都是要行禮的,要不然做媳婦做的都名不正言不順。”話說的有些嚴厲了,但是周小嫻知道,第一天即使是公主都是要行媳婦禮的。
賈攸和周小嫻恭敬地給二人磕了一個頭。
“快起來,快起來”史夫人滿臉是笑,臉色比一開始好了不少,然後拿了一個雕牡丹花開匣子給周小嫻做見麵禮。“裏麵是些首飾,顏色很合郡主的年紀。”
賈代善也給了一個匣子,看材質應該是沉香木,隻是款式很簡樸。
這個裏麵是什麼周小嫻就不知道了,賈代善也沒說,周小嫻便都笑著接收了。
因著還要進宮,認親便安排在了下午,收拾了一下,兩人便進宮了。
皇上還在早朝,他們先去了太後的長春宮,結果到的時候發現皇後也在,正好,等會兒不用去坤寧宮了,周小嫻想到。
兩人恭敬地向太後及皇後表達了謝意,昨個兒宮裏的太後,皇後都有賞賜下來。
“真好,我們小嫻也嫁人了,小嫻在我身邊待了六年,真跟我的親孫女一樣,你們一定要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啊!”太後笑著對兩人說道。
兩人自然應聲說是,皇後來的那麼早肯定是有事的,對他們也是一番好好過日子的囑咐。
正說著,皇上下朝過來了,周小嫻被皇上收為了義女,自然沒什麼要避嫌的,皇上問了些問題,主要也是囑咐他們好好過日子,其他也沒什麼,待了一炷香皇上便帶著皇後一起走了,太後讓賈攸在偏殿等著,留周小嫻說了會兒話,過了小半個時辰才放人。
出了皇宮,兩人便又回了榮喜堂,賈代善和史夫人都在,看見他們回來忙吩咐人擺飯,吃完飯,知道認親是在申初,兩人便回了榮國府後麵的賈府,就是那座新建的宅子,本來是不急著把名字掛上去的,但是周靜啟說沒個名字的宅子像什麼樣子,眾人商量過還是叫賈府,別人說也是賈翰林府,這才讓周靜啟滿意,至於開宗祠分家他倒沒有強調,承恩公張家的郡主也沒有硬逼著夫家分家,反正妹妹妹夫單獨住又沒人敢喊她立規矩,妹妹不在意他也不好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