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郎中,在九皇子手底下,雖然對於能與九皇子交好,周小嫻是很滿意,但是現在這樣做還是有點危險,給九皇子留下一個好印象就行了,至於其他的不是他們應該想的。
就這樣過了一年半,賈代善在四月春光正好的時候去世了。喪事還是吳氏安排的,史夫人倒是想讓王氏出個頭,但是王氏做事一向木訥,而且大房有繼室和長媳,怎麼也輪不到二房。
賈代善去世前也知道自己熬不了多久了,就請了族老作證將家分了,說是分家其實也就是賈攸更明確的出府了而已,賈代善也同意了賈攸把蘇姨奶奶和妹妹一起接出去。除了這個也沒什麼,賈敦年紀小要等成年後才出府,兩個嫡子則要等史夫人去世才分。
臨終前他上了遺折,言明自己死前盡然不能將國庫的欠款還清,實在是對不起聖上,現在家裏一時也拿不出那麼多錢,先還一半,剩下的隻能交給子孫後代了。皇帝很感動,畢竟賈代善和他那麼多年的君臣,臨死前想到的還是要把虧空還上,大筆一揮,讓內務府把榮府剩下的債也劃掉了。
賈家大部分人都不想去還那虧空,畢竟那不是一比小數目,可這是賈代善臨死前願望,誰都擔不起這不孝的名聲。賈代善能想起這虧空還是周小嫻提醒的,隻不過通過下人的嘴罷了,把安嬤嬤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啊!
這樣一來,賈府雖然不能說是內囊已罄,但還了虧空又分了家,真沒那國公府的排場了,現在也不是國公府應該是一等將軍府了,這次榮府倒是乖覺,賈代善的喪事一過,榮國府的牌匾就下了換了一等將軍府的牌匾,又上交了府裏違製的物品。
父親去世,嫡長子扶靈回鄉,這是祖製,不過賈攸想一起回鄉去給父親守孝,賈政自然不好留下,童姨娘,現在應該是太姨娘也把賈敦交給了賈攸,讓他幫忙照看,賈敦今年十二歲,守完孝回來差不多就可以出府了,她覺得回鄉比在府裏安全多了。
周小嫻雖然不用一起回鄉,但是事情也不是一般的多,她本來就有三個孩子要帶,現在又多了賈玫,張氏又把賈璉托給了她,這兩個守完孝也有十五歲了,一個嫁一個娶,這可都是大事啊!特別是賈璉,在她的影響下有了長足的進步,至少以後就算娶了王熙鳳也不會被壓得那麼狠了,可是如果王家真的有意,那她到底要不要幫賈璉把鳳姐娶進門呢?
27守孝 上
“姑奶奶回來了!”周小嫻剛從轎子裏下來,就看見滿院子的下人跪了烏壓壓的一片,雖然每次回娘家都要來這麼一出,但是果然她還是不習慣啊!
“母親怎麼到院子裏來,女兒下了轎子沒兩步就是前廳了,怎麼還勞煩您接出來,這樣子下次女兒都不敢回來了。”周小嫻笑著上前拉住了周母的胳膊。
“這麼久沒回來看看,還不許我出來接啊!你這孩子……”
“好了好了,女兒知道錯了,這不是怕您累著嘛!。”周小嫻扶著周母進了正屋。
“怎麼沒把我的外孫帶來?我都幾個月沒見著瑾哥兒了,還有瑛哥兒和姐兒。”周母沒看見外孫有些失望。
“下次再帶他們來,這段時間太熱,我怕小孩子身子弱……”周小嫻解釋著。
“你說得對,這種天氣小孩子在家待著好,等天氣涼下來再帶他們來。”周母點點頭。
“對了,這段時間你府裏的事也多,姑爺又扶靈回鄉了,我怎麼恍惚聽著你先大嫂的兒子也搬到你府裏了?”周母試探的問道。
周小嫻有些失笑,“母親,你對著我還不是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怎麼也還吞吞吐吐的。”
周母也覺得有些太過小心了,沒有辦法,想拉攏他們家的人實在太多,說話留個心眼都快成習慣了,“那娘就直說了,你自己有三個孩子要帶,瑾哥兒,瑛哥兒,姐兒,還有一個快要出閣的小姑子,賈家東府的那個孩子也在你府裏,這下子又把你先大嫂的小兒子接到了府裏,不是娘說你,你一個人管得了那麼多孩子嘛!”
“看上去孩子是多了些,可是太姨奶奶不是也搬進府了嘛,璉哥兒那兒承筠(賈攸的字)給他請了夫子,玫姐兒那女兒給她請了兩個宮裏的教養嬤嬤,薔哥兒和瑾哥兒年紀差不多剛好可以當玩伴,再說府裏那麼多丫鬟婆子呢!”周小嫻解釋道,一個也是養,兩個也是帶,三個也是放……當然這想法不能讓母親知道。
“你讓我怎麼說你!你以為養孩子是那麼好養的,好吃好喝好玩就行了?玫姐兒是你的小姑子,她還有哥哥生母在,倒不用你管那麼多,璉哥兒還有父親在,也還好,就剩下個薔哥兒,以後還要給他請夫子,找媳婦,有你忙的時候!索性我那三個外孫還小,你可要記著自己的孩子畢竟是不同的,以後萬不可以這樣了!”周母這話在心裏放了都少日子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女兒看著安安靜靜的,可其實是個鬧騰的人,本來府裏清清靜靜的,非給自己找那麼多事。
周小嫻知道母親是為自己好,所以她細細的聽著,母親說的這些話她都是仔細考慮過,雖然在別人眼中多養個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分家產實在是太傻了,但是她有自己的成算。
“這些我知道了,是女兒考慮的不周到,但是既然人都接到府裏了,女兒自然會把他們當自己孩子一樣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