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滿堂,開完臉梳完頭,給賈玫蒙上了蓋頭,等男方迎親之後就沒有周小嫻什麼事了,作為嫂子的她是不能送嫁的,在屋子裏做了會兒,她覺得自己突然的感傷有些沒有道理,哪個女孩是不出嫁的,真要嫁不出去才叫人愁呢!突然又想到出嫁前賈攸給玫姐兒起的字,“無憂”,多好聽啊!再想想自己的,雖然能得到太後給起字是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但……“宜佳”,真的隻能讓她想到現代那個家具牌子,而且還是個質量經常出問題的牌子。
所以平常沒人敢喊周小嫻的字,隻除了進宮之後太後偶爾想起會喊以外,不過比起她的字,太後還是喜歡喊她“小嫻”。不過看著自賈玫有了字之後,大家都開始喊她的字,周小嫻又覺得自己有些無理取鬧了,畢竟賈攸第一次喊她的字的時候,她的臉色可是很差的。
34外放
賈玫出嫁後,他們三房是閑下來了,可就是有人看不得他們閑。
周小嫻看著笑語盈盈的王夫人,真的是有些頭痛,元春的親事是不錯,定的頌國公家長房嫡次子。可這次子又不是長子,分家之後還不是要搬出來。
“這次我們元春出嫁可要勞煩她三嬸了,我們珠兒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實在是有些忙不過來了。”王夫人的表情可以說是有些諂媚了,畢竟如果能請的動郡主給元春主婚,那以後在頌國公府,就算是頌國公也要給元春麵子的。
周小嫻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麼,雖然她對元春沒什麼惡感,但好感也談不上,不過想到元春不能進宮給賈家省去了一個大麻煩,她到也沒有一口拒絕,“這話怎麼說的,元春可是二嫂唯一的女兒,這出嫁這樣的事情哪有母親不出麵讓我這一個三嬸出麵的。”
王夫人自然是知道這些的,其實讓郡主給元春主婚雖然可以提高元春的身份,但是再怎麼樣她也是會感到可惜的,“郡主說的極是,可是家裏還有珠兒要照顧……”
“哦,對了,昨個聽大嫂說,二嫂房裏的鄒姨娘有了生孕,這可真是趕一塊去了,”周小嫻一拍手,像是剛想起來似的,“那二嫂這段時間確實有的忙了。”
一聽周小嫻提起鄒姨娘,王夫人的臉色一頓時變得很難看,雖然隻有一瞬間,“可不是,都三個月了才查出來。”
說道鄒姨娘,她是賈政清客家的女兒,比起趙姨娘這樣的家生子,身份自然高了不止一等,當然說到底還是姨娘就是了。要說自從上一次流產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八年了,雖說中間賈政守了三年的孝,但是鄒姨娘流產傷了身子,以後再難有孩子了這個觀點已經深入王夫人腦海裏了,所以雖然還是很討厭鄒姨娘,但是比起已經生了一女的趙姨娘來說,明顯後者更是王夫人警惕的對象。結果就是這個王夫人心裏不下蛋的母雞盡然懷上了,雖然即使是兒子也是個庶子,但是這孩子如果生下來就是賈府眾人守孝之後第一個新生兒,她到不太好下手了。
周小嫻看著王夫人憋屈的樣子,不知怎的就是有一種渾身暢快的感覺,雖然她不斷對自己說以前的事要放下,要放下,但是這種能讓王夫人吃癟的事,周小嫻看了還是很高興的。
“既然是這樣,那如果我什麼忙都不幫就太不給二嫂麵子了,元春那兒還是二嫂自己出麵會比較好,畢竟我們這房已經分出來了,不過幫點小忙還是沒問題的。”周小嫻想了想還是覺得可以幫點小忙,她前世雖然在賈府裏待著見不到什麼外人,但院子裏最不缺的就是碎嘴的下人,今天茂國公家怎麼怎麼樣,明天吏部尚書家又出了什麼事,雖然都影影綽綽的沒什麼根據,但無風不起浪。而元春嫁的這頌國公家倒是挺老實本分的,頌國公家現任的國公爺和賈代善一樣都沒有降一級襲爵,本來兩家的門第都一樣不過賈家因為賈代善去世現在已經是一等將軍府,而頌國公家的國公爺還健在,這就是兩家的差距了。不過王夫人能給元春結上這樣的親事靠的也還是將軍府的門第就是了。
王夫人聽見郡主答應幫忙,哪還注意的了什麼大忙小忙的,或者應該說一開始她就隻是希望周小嫻能出麵就行了,至於主婚這樣的事本來也不適合她去做,“郡主能答應幫忙就是我們元姐兒的福氣了,哪還能真讓您忙上忙下的。”
“這樣說來,怎麼是元姐兒先出嫁的?珠哥兒那兒怎麼還沒個動靜,二嫂不會光顧著女兒,結果倒把兒子放一邊了吧?”周小嫻有些好奇,她是知道的,賈政想給兒子訂下國子監祭酒李家的女兒,也就是前世賈珠的妻子李紈,不過不知怎麼的最後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聽周小嫻提起這件事,王夫人開始大倒苦水,“珠兒最近不是身體不好嘛!我倒是想給他把我娘家的侄女訂下來,可是娘家嫂子說什麼女兒還小,要在看看,就耽擱在這兒了。”
這真是不拿她當外人了,還有這和元春現在就嫁人有什麼關係嗎?元春今年也才十五歲吧,“這不是疼女兒想多留女兒兩年嘛!二嫂也太心急了。”
王夫人話出口才察覺自己好像說多了,不過說都說了,她索性把周小嫻當心靈垃圾桶了,“也不知道老爺在想什麼,那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兒怎麼和珠兒配呢!”要不是她以珠兒身體不好為借口,說要推遲兩年成親,這李家的女兒就真要進她家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