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打點,所缺的還不是錢嘛!福晉哪裏願意將手中的錢財交給紫薇去打點,她甚至想讓紫薇自己先出錢,至於錢嘛,以後再說,反正是一家人,何必計較太多。
剛剛說完,紫薇就回答了:“額娘的意思,紫薇自然明白。可是,皇阿瑪賞賜的物品都是禦賜之物,不可變賣。這,這可如何是好?”禦賜之物不可變賣,這一點,紫薇沒有撒謊。隻是,她並沒有點出金銀珠寶一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此一來,福晉為了福家的榮辱,心中幾經思索,還是乖乖的掏出了錢交給紫薇去打點宮裏的上上下下。有了錢,紫薇不再像從前一般奔著宮裏跑,難得進去幾次。可每一次,紫薇總能給福晉帶來些好消息。好幾次,紫薇甚至把“特意”製造的珠寶首飾當做是宮裏賞賜下來的交給福晉,自然更加令人相信。(珠寶首飾自然是假的,不識貨的福晉得到了首飾,還得誇紫薇孝順)
以上都是後話了,宮裏又生了件喜事。
說是喜事,其實也有些波折。太後出於某種考慮,居然一個奇思妙想,要把永琪和晴兒拴在一起。若是其他,李明皆會同意。偏偏,太後胃口大,說是晴兒的身份尊貴,非要讓她當永琪的正妻不可。
之前,為了杜絕永琪繼承皇位的可能性,李明曾經下令給他許配了以為博爾濟吉特氏的福晉。如今,太後有此一說,豈不是讓李明說話不算話。
可這太後非要達成自己的計劃,幾次三番在群臣麵前提起這茬,李明耐著性子,終於同意了。
李明可不是輕易就會為太後這老家夥所屈服的,他終於同意了,是因為他從和珅那裏得到了一份有關永琪與晴兒的計劃。
在那份計劃上,清楚的記載著永琪試圖與晴兒聯合在一起,妄圖與小燕子、爾康雙宿雙棲。既能成人之美,又能與心愛的爾康的在一起,晴兒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可憐的太後還被蒙在鼓裏,她還以為事情盡在她掌握之中。
既然晴兒與永琪有此想法,英明無比的李明自然也要成人之美,務必令他們滿意!開心了片刻,李明又不爽了!因為他發現,有名的香美人即將到來。
什麼叫做樂極生悲,李明在這一刻終於領會了。作為還珠中少有的少數民族女子,還曾經成為乾隆的妃子,含香可是聞名遐邇。
在真實的曆史上沒有此人的蹤跡,但乾隆帝有一個維吾爾族妃子卻是史實,不容置疑。且不說,含香以後會出牆,光是再次納妃會讓景嫻生氣,李明就不敢有偷香的念頭。
含香的歸宿
在李明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時候,大清就已經與阿裏和卓的部落發生了戰爭,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打打殺殺,阿裏和卓為了部落的將來,帶著他自認為最珍貴的女兒抵達了北京城。
耳邊隻聽見維族的音樂響著,就見到阿裏和卓一馬當先。車隊、馬隊、旗隊、樂隊、駱駝隊、美女隊、衛隊一一走進宮門。
在這浩大的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頂充滿異國情調的轎子了。轎於是六角形的,有六根金色的柱子,按於上麵,是藍色鏤金的頂。轎頂下麵,沒有門,垂著飄飄似雪的白紗。白紗帳裏,含香穿著紅色的維族衣服,頭戴白色羽絨的頭飾,絲巾蒙著嘴巴和鼻子,端坐在車子正中,兩個維族的女仆,一色的紫衣紫裙,坐在含香的身邊。
含香衣袂飄飄,目不斜視,坐在那兒,像是一幅絕美的圖畫。當第一次在電視劇中看見含香的時候,從感情上而言,對含香是同情的。因為沒有一個人喜歡和親,想想漢初,因為打不過匈奴人就用女人來換取平安,那是多麼的無能啊!
可是從理智上講,和親的公主,尤其是像王昭君、文成公主這類的著實令人敬佩,犧牲自我來換取兩個民族的安寧。
比起那些人而言,含香是非常的自私!作為回部的公主,她生來就富貴榮華,既然已經享受了權利帶來的好處,為什麼就不能承擔公主的責任呢?
不管她是不是心甘情願,為了自己的家鄉與族人討好皇帝還來不及呢,還要擺出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令人作嘔!
對於阿裏和卓,李明更是不理解。明知道自己女兒私奔七次了還要把含香送進宮,就不怕皇帝知道後雷霆大怒嗎?難道說,回部就隻有含香一個公主嗎?
在李明胡思亂想的時候,阿裏和卓已經下馬,隨後轎子跟著停下,維娜和吉娜扶含香下轎。
阿裏和卓帶著含香及所有隊伍一跪落地:“臣阿裏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隨從眾口一辭的跟著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明很有氣勢的迎接上前:“免禮!” 阿裏退後一步,把含香帶到乾隆麵前:“這是小女含香。”
含香雙手交叉在胸`前,彎腰行回族劄,說道:“含香拜見皇上!”
香公主一說,確實名副其實。李明頓時覺得異香撲鼻,好像置身在一個充滿花香的世界裏。那股香味,像桂花和茉莉的綜合,芬芳而不甜膩,馥鬱而不刺鼻。香得清雅,醺人欲醉。
已然知道含香生來帶香,李明自然就不會過問香味從何處來,省的阿裏和卓自賣自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