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高調做人,低調做事(1 / 2)

作為職場中的一員,“少說話、多做事”、“高調做人、低調做事”是最聰明的做法。在我們的工作環境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大家的尊重,無疑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而且有一個愉快的工作氛圍,可以使我們忘記工作的單調和疲倦,也使我們對生活能有一個美好的心態。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聽到不少人對怎樣處理好辦公室裏的人際關係感到棘手,抱怨甚多。其實,隻要我們為人正直,用心並努力,做個受人喜愛的同事並不是很難的事。

誰都希望自己能給上司和同事留下一個好印象,這無可厚非。下麵,我們就來說說怎麼樣做才是完美。

(1)細心做事,誠實做人。

複印機沒紙了,悄悄地給加上;飲水機沒水了,主動給送水公司打個電話。多做點這類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並非“大材小用”,它們往往最能給人留下好印象。另外,所謂禍從口出,不要卷人是非漩渦、得罪他人,或者貽笑大方。多向前輩問問題,一定要敞開心扉,不恥下問,人人皆為我師,不管對上對下都要抱持謙虛學習的態度。此外,不要過度計較主管的脾氣,要能挨得起主管的責罵,能屈能伸才能得到上司的青睞甚至會得到傳授的經營真功夫。不會的問題就是不會,不必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因為這並沒有什麼可丟人的。因為不懂裝懂而出大糗才是最慘的。誠實不是錯,相反地,它會鞭策你前進。

(2)和同事搞好關係。

即使是關係很好的同事,也要注意職場的禮儀。如果不小心說錯話、做錯事,一定要努力讓事情變得明朗,這樣工作也會變得透明。善於交流和溝通的新人,更容易融入集體。主動友善地接近身邊同事,在該發言的時候發言,在該表示關心的時候真誠地關心他人。如果看到這樣態度積極的新人,周圍其他同事也會很樂意去接受這種善意的親近,並做出相應的反饋。這樣雙方都能更快地彼此熟悉和了解,不僅有利於新人成長,也有利於工作開展。同時,團隊精神也是通過一次次磨合、理解、遷就鍛煉出來的。作為新人,有合作的意識將更受企業歡迎。

(3)忠誠而敬業。

如果你希望得到信任,那麼就應該先做一個負責的人。一個成熟的職業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做支撐,對自己的決策和行為負責。“幹一行專一行”,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一份工作剛做幾天就覺得“沒興趣”,或是嫌待遇不好,然後跳槽,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個員工若能在一家公司待上三年以上,對公司整體運作較熟悉,越有機會成為主管的好幫手。因此年輕人不要輕易轉職,換工作前先要換心情,想想下一份工作是否會比現在好?另外,敬業精神是十分重要的。盡忠職守,做好本份的工作,即使工作再辛勞,也要保持無怨無悔的態度。因為每一件工作都在訓練自己的功力,累積自己的經驗。對上司交辦的事情,要立即抓到重點並付諸行動,實時完成任務。

進入一個新環境,不要急於加入某個團體,但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通常而言,新環境中的我們和新環境會有一個磨台過程。這個過程會比較痛苦,需要對環境中的人、事以及看得見看不見的條條框框熟悉並且適應。如果你是跳槽,你無可避免地要與前公司對比。在這樣的過程中,似乎如果能夠進入某個團體,會更有安全感一些。

但是,小心,所有身邊的人在這個階段都在觀察你,包括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本部門其他部門的同事,你的下屬,甚至還有些對你的的職位虎視眈眈的人。在新環境中,你搞不清楚陣營,看不清楚關係,如果急於加人某個團體,說不定你會發現之後莫名其妙的在工作中就遇到了很多阻礙。

很多新人會對辦公室的瑣事不屑一顧,認為堂堂一個名校本科生,應該幹大事。但一些小事常常能反映出員工的責任心,體現出職業素質。對於一些別人都推脫不幹的事,新人如果能主動要求接過來做,就會比較容易融入同事圈,得到領導或者同事的賞識。其實,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學識或能力的機會;隻有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取得上司和同事們的好感與信任。

(4)大智若愚。

了解上司的個性、脾氣、好惡,做事就能拿捏出分寸進退;懂得察言觀色,要時不時地“難得糊塗”、“大智若愚”一把。尤其應該研究一套與上司最好的溝通模式或方法,圓滑地處理職場人際關係。聰明才智在該表現時才用,不要過度炫耀,最好讓上司永遠低估你的真正實力,讓自己的每一項工作績效都出現“意外的”、“漲停板”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