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積極心態,明確目標(1 / 2)

阿賽姆的同事中有一位青年售貨員,他在工作時常常使用卡耐基的自我激勵警句以控製自己的心態。他是一個十八歲的大學生,隻在暑假期間到保險公司去做出售保險單的銷售員。在兩周的理論訓練期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其中有:

[1]一位銷售員在離開銷售學校後的最初兩周內所養成的習慣,應在他的事業中保持不變。

[2]當你有了一個銷售目標時,你就要不斷努力,直到達到這個目標為止。

[3]力爭上進,不因外力變得狐疑和懶惰。

[4]在你需要的時刻,要用自我激勵警句,如“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去激勵你自己朝著預定的方向前進。

他在有了一些銷售經驗之後,就定了一個特殊的目標——獲獎。要想做到這一點,他至少要在一周內銷售一百份保險單。

到那一周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經成功地銷售了八十份,離目標還差二十份。這位年輕人下定決心:什麼也不能阻止我達到目標。他相信自己所受的教育:人的心裏所能設想和相信的東西,人就能用積極的心態去獲得它。雖然他那一組的另一位銷售員在星期五就結束了一周的工作,他卻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到了下午三點鍾,他還沒有做成一筆買賣。他受過這樣的教育:交易可能發生在銷售員的態度上——不在銷售員的希望上。

這時,他記起了卡耐基的自勵警句,滿懷信心地把它重複五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

大約在那天下午五點鍾,他做成了三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隻差十七份了。他記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熱情地再重複幾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大約在那天夜裏十一點鍾時,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做成了二十次交易!他達到了他的目標,獲得了獎勵,並學到一條道理:不斷的努力能把失敗轉變為成功。

積極向上的心態,實際上是一種不可抵擋的力量。“我想贏,我一定要贏,結果我贏了”。一個人可以指揮這種心態力量去達到任何想望的正當目的,當然,包括控製身體疼痛和心理疼痛。

許多人宣告他們自己終生囚禁於心靈的監獄中,卻不顧這個事實:他們是帶著鑰匙進入監獄的,他們不知道自己帶有這把鑰匙,這監獄就是他們在自己心理中建立起來的自我消極心態。

記住:恐懼的黑禿鷲在哪裏盤旋,哪裏就會有什麼東西睡著了需要被喚醒,或者某種死了的東西需要被掩埋。

美國人和華人在文化上最大的分歧之一是對成功的態度。

中國人在成功之後,多數會說出自己的成就,認為幸運的因素居多,自己隻是在適當的時間,做了適當的事罷了,完全沒有奇特的或艱苦的經過。

有些學生,讀書的時候成績不甚理想。於是乎便向那些成績好的同學討教,看看人家是如何努力的。

但一問之下,令自己泄氣得很。他們說放學之後常常跑去看電影;在家時也常常陪家人打麻將,胡亂地一打就是一個通宵。

聽了這些,你不能不想,為了考試自己忙了一整晚,到頭來競及不上通宵達旦打麻將的同學,為什麼呢?

被同學一唬之下,不禁對自己的努力也懷疑起來,其實,天下哪有通宵打麻將而有好成績的呢?

這種理由,隻不過是同學之間為了怕別人超過自己,而使的一招“詐”字訣。

中國人對於這種“詐”字訣的文化,好像理解得特別深入一些,碰上成功人士,問他為何成功,總是一句幸運。他們好像怕一旦天機泄露的話,自己便失去成功的保障。

當年巴黎艾菲爾鐵塔在打基礎時,有一位記者前往訪問,想知道工人們對此項工程的看法。

第一位工人說:“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鍾,幹一天算一天。我們每天下班後,能有一杯老酒喝喝,便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