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體察別人的需要,時刻關心身邊的朋友,幫助他們脫離困境,當朋友身患重病時,應多去探望,多談談朋友關心的感興趣的話題;當朋友遭到挫折而沮喪時,應給予鼓勵;當朋友愁眉苦臉,鬱鬱寡歡時,應親切地詢問他們。這些適時的安慰會猶如冬天的一束陽光溫暖受傷者的心田,並給予他們希望。隻有付出過,才能有回報。
雪中送炭、口渴喂水是厚黑學中倡導的為人處世的一大特征。
俗話說:“在外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人情就是財富。人際關係一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結人情、有人緣。求人幫忙是被動的,可有的人求人辦事卻很容易,有時甚至不用自己開口。
做人做得如此風光,大多與善於結交朋友,樂善好施有關。對於一個身陷困境的窮人,一枚銅板的幫助可能會使他解決極度的饑餓和困苦,或許還能幹出一番事業,闖出自己的天下;對於一個執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談話可能會使他建立做人的尊嚴和自信,或許在懸崖勒馬之後奔馳於希望的原野,成為一名真正的勇士。
在平和的日子裏,對正直的舉動送去一個可信的眼神,這一眼神無形中可能就是正義強大的動力。對新穎的見解報以一陣讚同的掌聲,這一掌聲無意中可能就是對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並不得意,隻是在軍閥袁術部下為官,被袁術任命過一回小小的居巢長、一個小縣的縣令。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兵亂使糧食問題日漸嚴峻起來。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吃樹皮、草根,活活餓死了不少人,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獻計,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剛剛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魯肅一看周瑜豐儀俊朗,顯而易見是個才子,日後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現在隻是個小小的居巢長,哈哈丈笑說:“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
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穀三千斛,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與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見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當下就交上了朋友。
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事業的機會。
人生在世,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有許許多多的艱難與困苦。當你遇到斷崖險阻時,你需要的是幫助你架橋搭梯、雪中送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