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事件調查過程中暴露的問題
第一,村社區衛生服務室過於注重經濟效益,在門診日誌登記、傳染病報告登記簿建立、傳染病報告卡儲備等方麵基本上缺失。許多村衛生服務室隻追求接診人數,門診日誌基本空白。在該次疫情調查時,其他部分村衛生服務室也存在接診流行性腮腺炎的情況,但門診日誌未登記,造成取證困難,所以出現了“門診日誌相對規範的受處理,一點沒有的得不到處理”的怪現象。第二,對村衛生服務室傳染病管理工作不到位。調查中,許多村衛生服務室沒有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報告登記簿,詢問負責人時不知道傳染病報告的程序、時限。第三,村衛生服務室傳染病管理中,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防保科的職責缺位。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鄉鎮衛生院防保科應承擔起傳染病管理的技術支持、宣傳作用,及時將問題反饋給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防保科應加強對村衛生服務室的督查。
案例二:醫療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案的行政處罰
【案情背景】
××××年7月13日,某市衛生局對該市甲醫院進行監督檢查並采集該院已處理醫院汙水。檢查發現該院存在以下事實:①一樓門診部注射室將使用後的一次性棉簽與廢紙、果皮混放;②一樓輸液室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放置於硬紙盒內;③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處未見警示標識,防蠅、防鼠設施。
【調查取證】
衛生執法人員當場製作現場檢查筆錄和衛生監督意見書,對現場有關證據進行拍攝,並於當日下午立即予以受理立案。
7月18日該院汙水經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糞大腸菌群>238000MPNbrL,未達到《醫療機構汙水排放要求》GB 18466-2001的排放標準。經進一步對該院分管院長和有關人員調查詢問,確認該院存在以下違法事實: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未將醫療廢物按照類別分置於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處無警示標識、無防蠅、防鼠設施。
【處罰與訴訟】
根據現場調查、檢測結果及獲取的相關證據,經該市衛生局合議認為甲醫院已違反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第十六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二十條規定。違法事實第2、3點,可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二)項規定,責令限期改正和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違法事實第1點和醫院汙水不符合《醫療機構汙水排放要求》的排放標準,排入汙水處理係統,可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一)、(五)項規定,責令立即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兩者合並,給予以下行政處罰:①警告;②罰款人民幣11500元,並責令立即改正。
2.事件調查過程中暴露的問題
第一,村社區衛生服務室過於注重經濟效益,在門診日誌登記、傳染病報告登記簿建立、傳染病報告卡儲備等方麵基本上缺失。許多村衛生服務室隻追求接診人數,門診日誌基本空白。在該次疫情調查時,其他部分村衛生服務室也存在接診流行性腮腺炎的情況,但門診日誌未登記,造成取證困難,所以出現了“門診日誌相對規範的受處理,一點沒有的得不到處理”的怪現象。第二,對村衛生服務室傳染病管理工作不到位。調查中,許多村衛生服務室沒有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報告登記簿,詢問負責人時不知道傳染病報告的程序、時限。第三,村衛生服務室傳染病管理中,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防保科的職責缺位。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鄉鎮衛生院防保科應承擔起傳染病管理的技術支持、宣傳作用,及時將問題反饋給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防保科應加強對村衛生服務室的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