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還有一種比孤獨更麻煩的病叫自閉症。2011年,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稱,韓國每38個兒童中就有一個可能患有自閉症,比例非常高。該數字顯示,兒童中自閉症患病率為2.64%,遠遠超出美國、歐洲研究中1%的比例。

4.嫉妒是人的天性

2009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嫉妒心會導致心髒病等多種疾病高發。那些自認為不如他人的人通常健康狀況較差。在社會關係網排名很低的人,要比那些對自己社會地位很滿意的人患病概率升高22%,尤其是心髒病。

很明顯,都是名利放不開。

成年人嫉妒心我們可以理解,可2011年,加拿大約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

隻能理解為,“吃醋”是與生俱來的。

5.撒謊有講究

有些情況下,撒謊是不可避免的。

2009年,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英國展開了一個有關撒謊的調查。調查發現,男性日均撒謊6次,是女性的2倍。

2010年,英國研究證明,男人的確比女人愛說謊。據統計,男人每年要說1092個謊,平均每天撒3個謊。

希望都是善意的謊言。

2012年,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為了“吃”,平均每年撒謊474次,相當於每周9次。

這是別人可以原諒的謊言,但能原諒自己嗎?

6.腐敗的官員都活不長

2009年,巴西一個醫療機構調查了583名貪官和583名廉潔官員。10年隨訪的結果是:貪官60%以上得癌症、腦出血、心肌梗死等,而廉潔官員患病率隻有16%。

中國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也說“腐敗的官員都活不長”。

這才是真正有益於人民的科研成就啊!

7.自殺的風險

自殺的人到底是勇敢呢?還是懦弱呢?反正不時就能聽到有人自殺的消息。

如果每個人都能提前知道與自殺相關的因素就好了。

幸好,科學家也在關注自殺。

2009年,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人員稱,老年人服用鎮靜劑和安眠藥,則自殺的風險會提高3倍。

老人要慎用藥物,特別是容易產生依賴的鎮靜劑和安眠藥。

2010年,高雄醫科大學研究發現,孩子生得越多,媽媽的自殺風險就越低;育有2個小孩的母親的自殺率比隻生1個的母親低約4成;養3個以上小孩的母親的自殺率更是低了6成。

2010年,丹麥奧胡斯大學一項研究稱,自殺傾向在心髒病發作後的一段時間內會增強,其中心髒病發作後1個月內自殺概率上升2倍。

難道真的是“變心”了。

2011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一項調查發現,逾6%的美國外科醫生想過自殺。

醫生是很有壓力的職業。

2011年,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研究人員稱,美國自殺率隨經濟景氣起伏,在經濟低迷時,25~64歲年齡段更容易有自殺傾向,且女性、白人及年齡不滿30歲的人更容易有自殺念頭。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