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什麼是健康(1 / 2)

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不僅具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而且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不僅能勝任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角色,而且能創造性地取得成就以貢獻於社會,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在健康的4個層次中,生理健康是所有健康的基石,心理健康則是生理健康的發展,道德健康是更高一級的健康要求,而社會適應能力是健康的最高要求。這幾個層次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係。

二、健康的標準

(一)健康的10大標準

為了能更準確地衡量一個人的健康情況,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了健康的10條標準。

1.精力充沛,反應敏捷,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積極負責,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細。

3.睡眠良好,每天能正常入眠6~8小時。

4.適應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變化。

5.能抵抗一般性傳染疾病,不易感冒。

6.體重適中,體形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視物清晰,眼瞼不發炎。

8.牙齒完整,清潔無缺,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9.頭發光澤,無頭屑,無脫發。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

(二)良好心理狀態的標準

良好的心理狀態應該包括情緒的穩定、心理的成熟等,具體標準如下所述。

1.對環境有較強或很強的適應力,能根據環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2.充分了解自己,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尊、自悅和悅人。3.生活目的切合實際,個人所從事的事業多為實際的、可能完成的,家庭目標的實現也如此。

4.與現實環境保持一定接觸,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無過度幻想。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視社會標準的不同而變化,自我意識和社會化程度都較好。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在集體中能與他人建立並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8.能適當地發泄情緒。

9.在不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不影響他人的原則下,達到個性的發揮。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對個人的基本需求做恰當的追求,並有滿足此種需求的相應能力。

你知道自己的生存質量嗎?測定生存質量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體格檢查 其主要是指與疾病有關的症狀、體征檢查。

生理功能檢查 其包括髒器與內分泌功能(如性功能)、感覺功能(如視、聽、味覺及肌膚感覺)、運動功能和免疫功能檢查。

日常生活能力 其包括生活處理能力、體育活動、生活樂趣(業餘愛好範圍)、生理需求(食欲、睡眠、性)等。

心理狀態 其包括日常心理(不安、壓抑、緊張、輕鬆、自信)、處事心態(憤世嫉俗、大驚小怪、處事泰然)、審美情趣(服飾觀、鑒賞力、幽默感)。

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不僅具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而且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不僅能勝任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角色,而且能創造性地取得成就以貢獻於社會,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