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合格者,不需繳納學費,入學第一年每月還可領取20萬日元零用金,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製訂研修計劃,等待學校進行審查。第二年和第三年時,每月可領到25萬日元,學員根據自己的研修計劃利用該資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另外每年還有100萬~150萬的活動資金補助費。
相對來說,入學不難,但要完成三年的課程,則需要下非常大的工夫。學員每天早上先要打掃庭園,然後跑步,還要學習茶道、書道、劍道,並要修習坐禪,體驗日本傳統文化精髓。
最嚴厲的一項訓練是學員無論男女,必須在24小時內步行三浦半島一周,全程約一百公裏,這項訓練的目的是要挑戰人類體能與精神的極限,能通過這項挑戰的學員,未來在其工作領域上都能不畏困難、無往不利。
資金來源:鬆下政經塾設立100億日元的教育基金,其中一半由鬆下幸之助本人捐助,另一半由公司撥款。
辦學目的:鬆下幸之助一生求才、愛才、惜才,自己投資興辦學校,但他不要求學成結業的畢業生一定要留在鬆下公司,他鼓勵學生投入更廣闊的世界經濟大市場,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服務,甚至獨立創辦公司。
研修方針:
“自修自得”。鬆下幸之助認為,新時代領導者必須清楚並不斷開拓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因此,在政經塾裏沒有專職教師,學員充分發揮自主性,以自我提高的積極姿態進行研修,自己確定研究課題,製訂並實施活動計劃,並對其結果負責。
“切磋琢磨”。這並不是指隻是一個人埋頭苦學,而是重視與其他同學或有識之士之間的交流和探討。通過徹夜討論或絞盡腦汁地尋找課題,從而促進大家共同進步。基於這種觀點,學校采取的是寄宿製。
“現地現場”。真實的信息在現場。學員們不僅應在教室裏學習書本知識,更應積極主動地置身問題當中,尋找問題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學習某一專業就應到世界上對該專業最權威的地方去學習,努力汲取知識的精華,並利用其造福日本社會。
“德智體三位一體”。引領時代的人才不僅應具備優秀的語言能力、哲理性、深邃的洞察力、曆史性和世界性的眼光,同時還應具備強健的體魄,以及真正致力於實現人類幸福的人性。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性。因此,在政經塾內,很看重德育教育,主張德智體全麵發展。
“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而且千差萬別。將每個人身上的特點和優點發揮出來,並加以引導,就能幫助其實現幸福和成功。因此,政經塾不會設定固定模式的研修計劃,而是尊重每一位學員的個性,以求最大限度發揮其潛力。
在鬆下政經塾學習的3年期間,除了研究政治,學員還能涉獵到日本茶道、坐禪等多方麵知識。第一學年以培養未來國家領導者所應具備的人性為主。學員們通過學習日本傳統精神,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來磨煉自己。另外,政經塾內還設有各種講座,以引導學員形成紮實的人生觀、曆史觀和國家觀的基礎。
應試合格者,不需繳納學費,入學第一年每月還可領取20萬日元零用金,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製訂研修計劃,等待學校進行審查。第二年和第三年時,每月可領到25萬日元,學員根據自己的研修計劃利用該資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另外每年還有100萬~150萬的活動資金補助費。
相對來說,入學不難,但要完成三年的課程,則需要下非常大的工夫。學員每天早上先要打掃庭園,然後跑步,還要學習茶道、書道、劍道,並要修習坐禪,體驗日本傳統文化精髓。
最嚴厲的一項訓練是學員無論男女,必須在24小時內步行三浦半島一周,全程約一百公裏,這項訓練的目的是要挑戰人類體能與精神的極限,能通過這項挑戰的學員,未來在其工作領域上都能不畏困難、無往不利。
資金來源:鬆下政經塾設立100億日元的教育基金,其中一半由鬆下幸之助本人捐助,另一半由公司撥款。
辦學目的:鬆下幸之助一生求才、愛才、惜才,自己投資興辦學校,但他不要求學成結業的畢業生一定要留在鬆下公司,他鼓勵學生投入更廣闊的世界經濟大市場,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服務,甚至獨立創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