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那個春意盎然心迷神醉的初夏的上午,在那一片搖曳著明媚陽光的油菜花地裏,他一股氣沒有提上來,他的腳底板在懸空三毫米之後又重新落下,他在即將發起進攻之前、在距離袁春梅兩米遠的地方立定了,稍縱即逝,那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飛天遁土了。如果他的擁抱得逞了,也許他們就不會分開,也許他們就會一起來到川陝根據地。那麼,他今天的英姿,今天的威風,今天的赫赫戰功,今天的縱橫馳騁,就會被一雙美麗的眼睛悉所容納。
天南地北,如今她在哪裏啊?
陳三川眼看著一天天地長大,這個孩子平時不怎麼說話,問一聲答一聲,那雙眼睛卻是陰沉沉的,像個憂心忡忡的小老頭。在同街上那些試圖欺負他的孩子打鬥中,陳三川表現出了不要命的英勇,越打越出名了。
東河口的孩子們長大了,都知道豆腐坊有個來曆不明的黃大嫂,黃大嫂又帶著一個來曆不明的陳三川。母親幫人推磨,他的主要時光都是在驢棚馬廄度過,他同驢馬成了好朋友,趁人不備,他會變著法兒折磨驢馬,譬如把鋸末拌在飼料裏給驢吃,譬如揪下馬鬃搓繩子繃弓箭。陳三川很小就會使用弓箭,能夠射中水下三尺的黑魚。
很多年以後,陳三川仍然能夠清晰地記得那天的情景。那是一個春天的上午,院子裏的桃花開得正紅火,東河口的趕集日熱鬧非凡,陳三川混在一群半大橛子裏麵在街麵逛蕩,順手牽羊偷東西吃。街東頭突然傳來一陣驚呼,大人小孩一窩蜂跑到東頭看熱鬧。那熱鬧大了,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了一匹棗紅馬,那馬甚為高大,膘肥皮亮,像是抽風一樣,肉疙瘩突突亂跳,正在揚起前蹄向另一匹黑馬猛撲。在一個高坎子上,棗紅馬追上了黑馬。陳三川不知道這匹馬想幹什麼,很好奇,也不怕被人踩著,衝到人群前麵去看,後來就看見了那永生難忘的一幕。
豆腐坊對麵有個油條鋪子,新軋出來的豆腐皮,還散發著豆漿的芬芳,卷上剛剛出鍋的油條,外麵是白的,裏麵是黃的,外麵是軟的,裏麵是脆的,外麵是清香,裏麵是油香,一口咬進嘴裏,什麼美味全都有了。
豆腐皮卷油條是東河口有錢人家的奢侈品,一般百姓一年半載也很難吃上幾回,陳三川倒是經常吃,在眼裏吃,在心裏吃。有一次黃寒梅親眼看見,在別人大嚼大咽豆腐皮卷油條的時候,陳三川趴在鋪子外麵的長條板凳上,小腦袋鉤在板凳下麵,從下往上盯著人家的嘴巴,那雙小眼睛裏閃動著狼一樣的綠光。
每每看到這一幕,黃寒梅的心裏像針紮一樣難受,回想當年,在隱賢集沒有受到匪害的時光,陳三川是不缺豆腐皮卷油條的。現在孩子連個豆腐皮卷油條都吃不上,硬是饞出了這副丟人現眼的模樣!
可是,在那個春意盎然心迷神醉的初夏的上午,在那一片搖曳著明媚陽光的油菜花地裏,他一股氣沒有提上來,他的腳底板在懸空三毫米之後又重新落下,他在即將發起進攻之前、在距離袁春梅兩米遠的地方立定了,稍縱即逝,那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飛天遁土了。如果他的擁抱得逞了,也許他們就不會分開,也許他們就會一起來到川陝根據地。那麼,他今天的英姿,今天的威風,今天的赫赫戰功,今天的縱橫馳騁,就會被一雙美麗的眼睛悉所容納。
天南地北,如今她在哪裏啊?
陳三川眼看著一天天地長大,這個孩子平時不怎麼說話,問一聲答一聲,那雙眼睛卻是陰沉沉的,像個憂心忡忡的小老頭。在同街上那些試圖欺負他的孩子打鬥中,陳三川表現出了不要命的英勇,越打越出名了。
東河口的孩子們長大了,都知道豆腐坊有個來曆不明的黃大嫂,黃大嫂又帶著一個來曆不明的陳三川。母親幫人推磨,他的主要時光都是在驢棚馬廄度過,他同驢馬成了好朋友,趁人不備,他會變著法兒折磨驢馬,譬如把鋸末拌在飼料裏給驢吃,譬如揪下馬鬃搓繩子繃弓箭。陳三川很小就會使用弓箭,能夠射中水下三尺的黑魚。
很多年以後,陳三川仍然能夠清晰地記得那天的情景。那是一個春天的上午,院子裏的桃花開得正紅火,東河口的趕集日熱鬧非凡,陳三川混在一群半大橛子裏麵在街麵逛蕩,順手牽羊偷東西吃。街東頭突然傳來一陣驚呼,大人小孩一窩蜂跑到東頭看熱鬧。那熱鬧大了,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了一匹棗紅馬,那馬甚為高大,膘肥皮亮,像是抽風一樣,肉疙瘩突突亂跳,正在揚起前蹄向另一匹黑馬猛撲。在一個高坎子上,棗紅馬追上了黑馬。陳三川不知道這匹馬想幹什麼,很好奇,也不怕被人踩著,衝到人群前麵去看,後來就看見了那永生難忘的一幕。
豆腐坊對麵有個油條鋪子,新軋出來的豆腐皮,還散發著豆漿的芬芳,卷上剛剛出鍋的油條,外麵是白的,裏麵是黃的,外麵是軟的,裏麵是脆的,外麵是清香,裏麵是油香,一口咬進嘴裏,什麼美味全都有了。
豆腐皮卷油條是東河口有錢人家的奢侈品,一般百姓一年半載也很難吃上幾回,陳三川倒是經常吃,在眼裏吃,在心裏吃。有一次黃寒梅親眼看見,在別人大嚼大咽豆腐皮卷油條的時候,陳三川趴在鋪子外麵的長條板凳上,小腦袋鉤在板凳下麵,從下往上盯著人家的嘴巴,那雙小眼睛裏閃動著狼一樣的綠光。
每每看到這一幕,黃寒梅的心裏像針紮一樣難受,回想當年,在隱賢集沒有受到匪害的時光,陳三川是不缺豆腐皮卷油條的。現在孩子連個豆腐皮卷油條都吃不上,硬是饞出了這副丟人現眼的模樣!
那天,黃寒梅狠狠心,從積蓄裏拿出一枚銅錢,到對麵的油條鋪子裏買了一根焦黃脆香的油條,掖在褂襟下麵,急匆匆地跑回豆腐坊,見東家桂得安一家還在堂屋喝稀飯,便扯了一張豆腐皮,把兒子叫到驢棚裏,抖著兩手說,兒啊,趁熱趕快吃,吃了別忘記把嘴擦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