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3)

筭法類 【筭附 尺法】

筭法源流

夫筭法者伏羲始畫八卦周公敘述九章至於玄元益古如積細草其旨淵奧難可尋繹初斈者所措手其加減因折乘除之法所以上揆星躔下營地理巨不攬細不規其間穀帛買賣賦役均輸罔弗備具至於修築積垛淺深廣遠高厚長短於縱橫之間文一至萬如示諸掌苟能通此其求一驅怯飛帰之法自解矣

筭至極數

十一曰十 十十曰百 十百曰千 十千曰萬

十萬曰億 十億曰兆 十兆曰京 十京曰垓

十垓曰秭 十秭曰穰 十穰曰溝 十溝曰澗

十澗曰正 十正曰載 十載曰極

累筭數法

一二單四 三二如六 四二單八 五二是十 六二十二

七二十四 八二十六 九二十八 十二二十 二三如六

三三丹九 四三十二 五三十五 六三十八 七三廿一

八三廿四 九三廿七 十三三十 二四如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五四二十 六四廿四 七四廿八 八四卅二

九四卅六 十四四十 二五是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廿五 六五三十 七五卅五 八五四十 九五四十五

十五五十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廿四 五六三十

六六卅六 七六四二 八六四十八  九六五十四  十六六十

二七十四 三七廿一 四七廿八 五七卅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八七五十六  九七六十三  十七七十 二八十六

三八廿四 四八卅二 五八方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八九七十二  十八八十 二九十八 三九廿七

四九卅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十九九十

足數展省

一加二 二加六 三加九 四加十二  五加十五

六加十八  七加廿一  八加廿四  九加廿七  十與一同

省數帰足

一七七 二一五四  三二卅一  四三小八  五三八五

六四六二  七五卅九  八六一六  九六九三  十與一同

九九筭法

見圖

亥字筭法

見圖

左傳絳縣老人曰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師曠曰七十三年矣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也士文伯曰然則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也注雲亥上二畫豎置身傍乃二萬六千六百六十之數也是知老人七十三歲矣

下籌筭法

見圖

橫千豎百之法皆出於亥字之遺意雖細而微塵渺茫皆一橫一豎而筭也十茫為渺十渺為塵十塵為微十微為忽十忽為係十係為毫十亳為厘十厘為一分十分則為一錢也

見圖

見圖

筭米麥法

見圖

筭匹帛法

見圖

筭細數長短之法謂之度 【起於忽忽者蠶口中初出絲止若有者旡】

十忽成一絲  十絲為一毫  十毫成一厘  十厘成一分

十分為一寸  十寸為一尺  十尺成一丈  四丈成一疋

五丈為一端

斤秤數輕重之法謂之衡 【起於黍黍者輕之未也】

十黍為一絫 十絫為一銖  六銖為一分 四分為一兩

十六兩為一斤  二斤二兩為一褁  十五斤為一秤  三十斤為一鈞

四鈞為一石

斛粟數多少之法謂之量 【起於粟之一粒】

六粟為一圭  十圭為一撮  十撮為一抄  十抄為一勺

十勺為一合  十合為一升  十升為一鬥  十鬥為一石

置位加減因折

橫千豎百 臥十立一 五不單張 六不積聚

因從上因 折從下折 加從下加 減從上減

魯般尺法

(淮南子曰)魯般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下之巧士能作雲梯之械其尺也以官尺一尺二寸為準均分為八寸其文曰財曰病曰離曰義曰官曰刼曰害曰吉乃北鬥中七星與輔星主之用尺之法從財字量起雖一丈十丈皆不論但於丈尺之內量取吉寸用之遇吉星則吉遇凶星則凶古及今公私造作大小方直皆本乎是作門尤宜子細又有以官尺一尺一寸而分作長短寸者但改吉字作本字其餘並同然而黃鍾積黍之法其為分為寸為尺為丈即無長短之說今人多隻用一尺二寸者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