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有幾個村子裏張掛著油漆的大木牌,上邊警告說,凡在本地行乞者,一律處以監禁。奧立弗嚇壞了,巴不得盡快離開這些村子。在另外一些村子,他站在旅店附近,眼巴巴地望著過往的每一個行人,老板娘照例要支使某個四下裏閑逛的郵差來把這個陌生的孩子攆走,她斷定這孩子是來偷東西的。若是上一戶農家去討點什麼,別人十有八九會嚇唬他,說是要喚狗出來咬他。他剛在一家鋪子門口探了探頭,就聽見裏邊的人在議論教區幹事如何如何——奧立弗的心好像一下子跳到了他的口中——而這往往是一連好幾個鍾頭唯一進到他嘴裏的東西。

說真的,要不是碰上一位好心腸的收稅員和一位仁慈的老太太,奧立弗的苦難可能已經結束了,落得和他母親一樣的下場,換句話說就是,他必定已經死在通衢大道上了。那位收稅員請他吃了一頓便飯,老太太有一個孫子,因船隻失事流落異鄉,她把這份心情傾注到可憐的孤兒身上,把拿得出來的東西都給了他——不僅如此——還說了一大堆體貼而親切的話語,灑下了浸滿同情與憐憫的淚水,此情此景勝過奧立弗以往遭受的一切痛苦,深深地沉入了他的心田。

奧立弗離開故鄉七天了。這天一大早,他一瘸一拐地走進小城巴涅特。各家各戶的窗戶緊閉著,街道上冷冷清清,還沒有人起來做當天的生意。太陽升起來了,霞光五彩繽紛。然而朝霞僅僅是使這個孩子看到,他自己是多麼的孤獨與淒涼,他坐在一個冰冷的台階上,腳上的傷口在淌血,渾身沾滿塵土。

沿街的窗板一扇扇打開了,窗簾也拉了上去,人們開始來來去去。有幾位停下來,打量了奧立弗兩眼,有的匆匆走過時扭頭看看。沒有一個人接濟他,也沒有人費心問一聲他是怎麼上這兒來的。他沒有勇氣去向人家乞討,便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

他蜷作一團,在台階上坐了一陣子,街對麵有那麼多的酒館,他感到有些納悶(在巴涅特,每隔一個門麵,或大或小就是一家酒館),他無精打采地看著一輛輛馬車開過去,心想這倒也真怪,他拿出超過自己年齡的勇氣和決心,走了足足七天的路,馬車卻毫不費事,幾個小時就走完了。就在這時,他猛一定神,看到幾分鍾前漫不經心從自己身邊走過的一個少年又倒轉回來,這功夫正在街對麵仔仔細細地上下打量自己。奧立弗開初一點沒在意,但少年一直盯著他看,奧立弗便抬起頭來,也以專注的目光回敬對方。那孩子見了,就穿過馬路,緩步走近奧立弗,說道:

“哈羅。夥計,怎麼回事啊?”

向小流浪者發問的這個孩子同奧立弗年齡相仿,但樣子十分古怪,奧立弗從來沒有見到過。他長著一個獅頭鼻,額頭扁平,其貌不揚,像他這樣邋遢的少年確實不多見,偏偏他又擺出一副十足的成年人派頭。就年齡而言,他個子偏矮,一副羅圈腿,敏銳的小眼睛怪怪的,帽子十分瀟灑地扣在頭上,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似的,要不是戴的人自有一套妙法,帽子保準經常掉下來,他時不時地猛一擺頭,帽子便重新回到老地方去了。他身上穿著一件成年人的上衣,差點兒拖到腳後跟,袖口往胳臂上挽了一半,以便讓兩隻手從袖子裏伸出來,看樣子是為了能把手插進燈芯絨褲子的口袋裏去,事實也是如此。他整個是一個派頭十足、裝模作樣的年輕紳士,身高四英尺六英寸,也許還不到,腳上穿一雙高幫皮鞋。

有幾個村子裏張掛著油漆的大木牌,上邊警告說,凡在本地行乞者,一律處以監禁。奧立弗嚇壞了,巴不得盡快離開這些村子。在另外一些村子,他站在旅店附近,眼巴巴地望著過往的每一個行人,老板娘照例要支使某個四下裏閑逛的郵差來把這個陌生的孩子攆走,她斷定這孩子是來偷東西的。若是上一戶農家去討點什麼,別人十有八九會嚇唬他,說是要喚狗出來咬他。他剛在一家鋪子門口探了探頭,就聽見裏邊的人在議論教區幹事如何如何——奧立弗的心好像一下子跳到了他的口中——而這往往是一連好幾個鍾頭唯一進到他嘴裏的東西。

說真的,要不是碰上一位好心腸的收稅員和一位仁慈的老太太,奧立弗的苦難可能已經結束了,落得和他母親一樣的下場,換句話說就是,他必定已經死在通衢大道上了。那位收稅員請他吃了一頓便飯,老太太有一個孫子,因船隻失事流落異鄉,她把這份心情傾注到可憐的孤兒身上,把拿得出來的東西都給了他——不僅如此——還說了一大堆體貼而親切的話語,灑下了浸滿同情與憐憫的淚水,此情此景勝過奧立弗以往遭受的一切痛苦,深深地沉入了他的心田。

奧立弗離開故鄉七天了。這天一大早,他一瘸一拐地走進小城巴涅特。各家各戶的窗戶緊閉著,街道上冷冷清清,還沒有人起來做當天的生意。太陽升起來了,霞光五彩繽紛。然而朝霞僅僅是使這個孩子看到,他自己是多麼的孤獨與淒涼,他坐在一個冰冷的台階上,腳上的傷口在淌血,渾身沾滿塵土。

沿街的窗板一扇扇打開了,窗簾也拉了上去,人們開始來來去去。有幾位停下來,打量了奧立弗兩眼,有的匆匆走過時扭頭看看。沒有一個人接濟他,也沒有人費心問一聲他是怎麼上這兒來的。他沒有勇氣去向人家乞討,便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