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聖賢類(2 / 3)

祖廟東南三裏有闕廢址後立於舊城因名曰闕裏後漢董憲裨將屯兵於魯侵害百姓明帝乃拜鮑永為魯郡太守永到大破之惟別帥彭豐等不肯下頃之孔子闕裏故荊棘自除從講堂至於裏門永異之謂府丞及魯令曰方今危急而闕裏自開得非夫子欲令太守行禮助吾誅道耶乃會眾修鄉射之禮請豐等共觀欲因此擒之豊等亦欲圖永乃持牛酒勞享而潛伏兵器永斍手格殺豊

累朝封諡

平帝元始元年諡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後魏

孝文太和間改諡曰文宣尼父

後周

宣帝大象二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

則天天授元年十月封孔子為隆

唐高宗幹封元年封禪還贈孔子為太師

唐明皇開元二十七年諡孔子為文宣王

真宗加夫子號為玄聖文宣王

大中祥符元年加諡曰至聖文宣王勑追封叔梁紇為斉國公勑追封顏氏為魯國太夫人封伯魚母官氏為鄆國夫人

徽宗崇寧元年勑孔鯉封泗水侯孔伋封沂水侯

聖裔襲封

高祖自淮南還過魯祀孔子封九代孫孔滕為奉嗣君

元帝尊奉孔子之後詔賜孔霸爵關內侯號褒成君

後漢

明帝東狩會孔氏男女賜十九代孫孔僖褒成侯

章帝東狩還幸魯賜孔氏男女束帛仍賜褒成侯

孝安帝幸闕裏會孔氏親屬諸生賜褒成侯

文帝詔邑百戶奉孔子祀封二十一代孫孔羨崇聖侯

後魏

顯祖詔孔氏四人顏氏二人為官又一人封崇聖侯

囗帝延興三年封崇聖大夫太和九年改封崇聖侯

北斉

文宣帝天保九年受東魏禪即位詔崇聖侯改為恭聖侯

煬帝大業四年詔立孔子後為紹聖侯

太宗貞觀十一年給戶二十奉享先聖廟封褒聖侯

玄宗幸孔子宅賜每代一人氶襲兼賜一子官

穆宗元和十五年詔文宣王家與一子官

武宗會昌五年詔文宣王後與一子官

宣宗大和元年詔文宣王後與一子官

僖宗幹封二年詔文宣王後與一子官

太宗因四十四代孫孔宜入覲特與襲封文宣公

至道間四十五代孫孔延世上殿襲封文宣公

仁宗勑改封文宣王四十五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

哲宗元符元年勑四十七代孫孔若虛襲封奉宣公

徽宗崇寧五年勑四十八代孫孔端友白身除承奉郎襲封衍聖公

曆代褒典

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還過魯祠孔子

元帝初元中詔曰其令太師褒成君霸以所食邑八百戶祀孔子

後漢

光武建武五年幸闕裏使大司空以太牢祀孔子

明帝永平十五年幸闕裏以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章帝元和二年幸魯祀孔子及賜孔氏男女金帛

孝安延光五年過魯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西晉

武帝太始二年詔魯國四時三牲以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後魏

顯祖皇興二年遣中書令兼太常高允以太牢祀孔子

北斉

顯祖武定八年下魯郡以時治修廟宇詳複祭秩使牢餼備禮欽饗

高宗幹封元年遣使以太牢祭孔子

玄宗開元十三年幸孔子宅遣使以太牢祭其墓複給近墓五戶令天下州縣立廟賜百戶充春秋享奠因廣大本廟

太祖建隆三年賜禦製讚曰王澤下衰文武將墜尼父挺生河海標異祖述堯舜有德無位哲人其萎鳳鳥不至

太宗朝因孔子四十四代孫孔宜入覲顧問孔氏曆世數具以實對 上謂左右曰家世有如此者詔特遷孔氏四十四代孫讚善大夫襲封文宣公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詔免本家租稅先是曆代以聖賢之後不預庸調周顯德中遣使均田遂抑編戶至是乃與特免

至道三年四十五代孫孔延世上殿詢以家門故事授曲阜令襲封文宣公麵賜束帛中金器物及賜禦書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