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緫敘
以殺其樂心感者其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發以散其怒心感著其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又曰知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是故不知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相應故生変変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
鍾
見圖
【禮書雲】鳬氏為鍾體之別五銳於鼓鉦舛是也鍾柄之別二甬衡是也衡上有旋旋飾有蟲介於於鼓鉦舛之間有帶布於帶間有枝
磬
見圖
古者製磬垂下以象天傾西北屈而下覆之意磬氏為磬倨囗一矩有半先儒雲上曲為鉤下直為倨上廣而短下狹而長廣狹長短務適中焉然皆厚二寸
鼓
見圖
上古之世蕢桴而土鼓周禮有建鼓靁鼓靈鼓路鼓之類其製不一然皆以木為匡以革為麵
鼙
見圖
周禮旅帥執鼙記月令修鞀鞞先儒謂鼓有柄曰鞀大鞀曰鞞鞞與鼙同
琴
見圖
【廣雅曰】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其目之日廣六寸象六合五弦象五行周文武時加二弦
瑟
見圖
【禮書雲】雅瑟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三十三弦頌瑟長七尺二寸廣如前二十五弦
祝
見圖
【詩正義雲】柷狀如漆甫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推柄動而擊其旁所以合樂也
【禮書雲】方二尺四寸陰數也
敔
見圖
【詩正義雲】敔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以木戛之所以止樂也
【禮書雲】二十七鉏鋙陽數也
塤 箎
見圖
塤狀如枰錘以土為之大晟樂書塤箎皆六孔而以五竅取二者其竅盡合則為黃鍾盡開則為應鍾此塤箎所以相應也
管
見圖
管六孔十二月之音也並兩而龡之象簫孤竹陰竹孫竹以地言之也
蕭
見圖
【慱雅雲】大者二十四管無底漢謂洞簫小者十六管有底狀如鳳翼其鳳
笙 竽
見圖
【禮書雲】三十六簧笙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眾管在匏有巢象或曰巢笙
音樂名數
五音
宮 商 角 征 羽
五聲
喉聲 舌聲 齒聲 唇聲 牙聲
八音
金 石 絲 竹 匏 土 革 木
六律
大蔟 姑洗 蕤賓 夷則 無射 黃鍾
六呂
夾鍾 中呂 林鍾 南呂 應鍾 大呂
六樂
雲門 【黃帝樂文名大卷】 大鹹 【堯樂又名鹹池】 大韶 【舜樂亦作召】 大夏 【禹樂】 大濩 【湯樂】 大武 【武王樂】
三舛
七德舛 九功舞 上元舞 【唐樂】
三夏
肆夏 韶夏 納夏
九夏
王夏 肆夏 昭夏 納夏 章夏 齊夏 簇夏 祴夏 驁夏
樂器原始
鍾
月令章句曰上古聖人木陰陽別風審清濁不可以文載口傳於是始鑄金鍾以主十二月之山海經曰炎帝之孫伯歧因鼓遂為鍾呂氏春秋曰黃帝命伶倫鑄十二鍾禮記曰倕之和鍾鄭康成注雲倕堯時鍾工也
磬
說文曰曲勾氏作磬世本雲罄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古史考曰堯時人也樂錄雲罄叔所作禮記雲叔之離磬皇圖要紀雲帝文告造鍾磬禮儀纂曰黃帝使伶倫造磬
鼓
尤戰玄女為帝製夔鼓以當雷霆世本曰夷作鼓蓋起於伊耆氏禮記明堂位曰土鼓蕢桴伊耆氏之樂也帝王世紀曰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黃帝內傳曰帝與
瑟
世本曰庖犧作瑟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勝破為二十五弦帝王世紀曰伏羲作瑟三十六弦隋音樂誌曰瑟二十七弦伏羲所作也山海經曰晏龍始為瑟
阮
通典曰秦琵琶也武後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銅器似琵琶麵圓阮行仲曰此阮鹹所造命匠人以木為之名月琴杜佑以為晉七賢阮鹹所彈與此同因謂之阮
笙
禮記明堂位曰女媧之笙簧簧笙中之簧也世本曰女媧作笙簧高氏小史亦雲曹植女媧讚曰造簧作笙隋音樂誌曰笙竽並女媧氏之所作也
笛
太平禦覽雲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溪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風俗通曰漢武帝時丘仲所造長尺四寸七孔京房曰丘仲工其事不言所造
簫
通禮義纂曰伏羲作簫十六管事始雲女媧造風俗通雲舜作竹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十管長尺二寸世本亦曰舜造長二尺其說各不同
角
尤師蝄與黃帝戰帝始命吹角作龍鳴以禦之軍中置之以司昏曉故角為軍器也黃帝內傳曰玄女請製角二十四以警像通禮義纂曰
箏
風俗通曰箏秦也本五弦今十三弦不知誰作隋音樂誌雲箏十三弦蒙恬作也又杜佑通典按禮樂記雲箏築月琴箏形如瑟不知誰改
鈸
通典曰鈸亦名銅盤本出於西戎及南蠻二其囗數寸隱起如涇漚貫之以韋相擊以和樂南蠻大者其囗數尺或者謂齊穆王素所造也
箜篌
史記封禪書漢武祠太一後土始用樂作箜篌又有立箜篌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抱於懷中兩手齊奏謂之擘隋音樂誌雲出西域非華夏舊器
琵琶
風俗通曰琵琶近代樂家所作不知其始樂府雜錄雲始自烏孫公主造馬上彈之隋音樂誌雲曲填琵琶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事始雲或雲碎葉國所獻
觱栗
何承天纂文曰觱栗乃羗胡之樂器也其悲本名悲栗徐景山雲本胡人牧馬截骨為筒用蒙貫其首吹之以驚群馬今胡部在管音之前故世亦雲頭管
拍板
晉魏之代有宋識善擊節以拍板代之則是拍板之始也樂府雜錄曰唐明皇今黃幡綽撰拍板譜綽曰但有耳道則不失其節奏也
方響
通典曰梁有銅磬則今之方響也以鐵為之以代磬唐書禮樂誌雲方響體以應石審此則是出於編磬之製而梁之時始為方響也
擊甌
史記秦趙會澠池秦王擊為樂擊甌蓋擊之遺事也唐大中初郭道源善之用越甌邢甌十二旋加減水以筯擊之今之水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