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這個天下最終歸屬權的戰爭開始了嗎?所有人都在心裏這樣的問著。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林方聚集了二十五萬大軍,揮師北上,兵鋒直指晉陽城。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鄭文錄隻是這樣淡淡的說道。沒錯,林方的耐心雖好,卻也不可能會等個幾年,畢竟現在一切都是朝著對後漢有利的方向發展著,但是拖得時間越長,對後漢也就越不利,將自己的刀磨快了之後,林方自然是要再次的揮刀了。
步步為營,這是後漢軍的基本方針,也是林方刻意交代的。二十五萬大軍,雖然聽起來很多的樣子,可是後漢軍是異地作戰,他們將麵對的,很有可能是整個大成全民皆兵的“夾道歡迎”,雖然這二十五萬後漢精兵並非是寧南屏那樣的雜牌軍,但是小心駛得萬年船,林方可不想功虧一簣,誰知道深陷千萬百姓之中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水能載舟,覆舟亦足夠洶湧。
像攔截寧南屏那樣,沿途各地的武裝也在企圖這樣攔截林方,可是他們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昨天他們還是獵人,今天他們卻成了被狩者。
對付這樣的散兵遊勇,林方最有經驗不過了,當年迫於形勢,他也曾經深入研究過“地下戰爭”,因此,對於清理通往勝利道路上的這些“障礙”,他做的不可謂不好。
然而不管是出於愛國,還是出於對懸賞的垂涎,大成境內的所有武裝勢力都在傾其全力攔截著後漢軍,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不讓後漢軍輕鬆的前進,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為晉陽城中的鄭文錄爭取著寶貴的時間。
三天過後,林方終於出離憤怒了。他對這種局麵感到非常的不滿,再這樣拖下去,會對將士們的士氣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於是,林方下達了絕殺的命令,再也沒有絲毫的手下留情,凡擋路者,殺無赦!
麵對軍人,林方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掉他們,可是麵對這些不久前還是平民百姓的人們,林方多少有些心軟,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人將很有可能成為他的子民呐,他下不了這個殺手,可是現實逼他不得不動手,不殺,不足以立威,殺了,用以威懾其他人,殺一儆百,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事實證明了林方這一招確實是管用的。在後漢軍近乎瘋狂的屠戮了上萬“障礙”之後,前來阻擊的人開始變得少了,錢財土地雖然好,但是總比不得自己的性命珍貴不是?而最後還在不斷的向後漢軍發起自殺性攻擊的人,則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隻是他們的數量太少了。
於是,五天以後,後漢軍終於出現在了晉陽城下,殺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