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武閔純

耿武字文成。閔純字伯典。後袁紹至,馥從事千餘人棄馥去,唯恐在後,獨武、純杖刀拒,兵不能禁。紹後令田豐殺此二人。

○朱漢

紹以河內朱漢為都官從事。漢先時為馥所不禮,內懷怨恨,且欲邀迎紹意,擅發城郭兵圍守馥第,拔刃登屋,馥走上樓,收得馥大兒,捶折兩腳。紹亦立收漢,殺之。馥猶有憂怖,故報紹索去。

○王匡

匡字公節,泰山人。輕財好施,以任俠聞。辟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徐州發強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攻,匡還州裏,起家,拜河內太守。

○孔伷

伷字公緒,陳留人。

○劉虞

虞為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純樸,境內無盜賊,災害不生。時郡縣接壤,蝗蟲為害,至博平界,飛過不入。

虞讓太尉,因薦衛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並任為公。

幽州刺史劉虞,食不重肴,藍縷繩履。

虞之見殺,故常山相孫瑾、椽張逸、張瓚等忠義奮發,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

○劉岱

岱孝悌仁恕,以虛己受人。

○劉翊

劉翊字子相,潁川人。遷陳留太守,出關數百裏,見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馬易棺,脫衣殮之;又逢知故困餓於路,不忍委去,因殺所駕牛以救之。眾人止之,翊曰:“視沒不救,非誌士。”遂俱餓死。

○劉表

州界群寇既盡,表乃開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母闓、宋忠等撰定《五經章句》,謂之《後定》。

○張羨

張羨,南陽人。先作零陵、桂陽長,甚得江湖間心,然性屈強不順。表薄其為人,不甚禮也。羨由是懷恨,遂叛表焉。

○劉焉

劉焉起兵,不與天下討董卓,保州自守。犍為太守任歧自稱將軍,與從事陳超舉兵擊焉,焉擊破之。董卓使司徒趙謙將軍向州,說校尉賈龍,引兵還擊焉,焉出青羌與戰,故能破殺歧、龍等,皆蜀郡人。

範聞父焉為益州牧,董卓所徵發,皆不至。收範兄弟三人,鎖械於郿塢,為陰獄以係之。

範從長安亡之馬騰營,從焉求兵,焉使校尉孫肇將兵往助之,敗於長安。

○劉璋

焉死,子璋代為刺史。會長安拜潁川扈瑁為刺史,入漢中。荊州別駕劉懞、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擊璋不勝,走入荊州。璋使趙韙進攻荊州,屯朐钅巢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頗怨。趙韙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韙因民怨謀叛,乃厚賂荊州請和,陰結州中大姓,與俱起兵,還擊璋。蜀郡、廣漢、犍為皆應韙。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威,鹹同心並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於江州。韙將龐樂、李異反殺韙軍,斬韙。

○龐羲

龐羲與璋有舊,又免璋諸子於難,故璋厚德羲,以羲為巴西太守,遂專權勢。

○耿武閔純

耿武字文成。閔純字伯典。後袁紹至,馥從事千餘人棄馥去,唯恐在後,獨武、純杖刀拒,兵不能禁。紹後令田豐殺此二人。

○朱漢

紹以河內朱漢為都官從事。漢先時為馥所不禮,內懷怨恨,且欲邀迎紹意,擅發城郭兵圍守馥第,拔刃登屋,馥走上樓,收得馥大兒,捶折兩腳。紹亦立收漢,殺之。馥猶有憂怖,故報紹索去。

○王匡

匡字公節,泰山人。輕財好施,以任俠聞。辟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徐州發強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攻,匡還州裏,起家,拜河內太守。

○孔伷

伷字公緒,陳留人。

○劉虞

虞為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純樸,境內無盜賊,災害不生。時郡縣接壤,蝗蟲為害,至博平界,飛過不入。

虞讓太尉,因薦衛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並任為公。

幽州刺史劉虞,食不重肴,藍縷繩履。

虞之見殺,故常山相孫瑾、椽張逸、張瓚等忠義奮發,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

○劉岱

岱孝悌仁恕,以虛己受人。

○劉翊

劉翊字子相,潁川人。遷陳留太守,出關數百裏,見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馬易棺,脫衣殮之;又逢知故困餓於路,不忍委去,因殺所駕牛以救之。眾人止之,翊曰:“視沒不救,非誌士。”遂俱餓死。

○劉表

州界群寇既盡,表乃開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母闓、宋忠等撰定《五經章句》,謂之《後定》。

○張羨

張羨,南陽人。先作零陵、桂陽長,甚得江湖間心,然性屈強不順。表薄其為人,不甚禮也。羨由是懷恨,遂叛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