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接著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我們中國人最講孝道,觀察一個人的時候要看他對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是不是很好,因為我們無法想像,一個對自己的親人都沒有感情的人又如何能對社會與國家奉獻自己的愛?封建時代我們甚至一直在提倡以孝治國,提倡仁愛,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孔子認為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親人充滿愛心,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如此的話,那麼整個社會風氣一定是很仁厚與和善的。
下麵是“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故舊有兩個意義,過去的解釋是老朋友、老前輩。像古人說的“念舊”,老朋友的交情,始終惦念他。
漢光武當了皇帝以後,找老同學嚴光來敘舊;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要找年輕時和他一起種田的老朋友田興出來,找不到就下令全國找這個人。田興卻硬不肯出來做官,隻是到處在做好事。後來有人報告,一個縣裏,有五隻老虎出來吃人,很厲害,但是不久被一個人打死了,有點武鬆打虎的味道。朱元璋接到這封公文,知道一定是他的老朋友田興做的好事。於是找來翰林院的進士們,都是文學修養非常高的,按今天話來講那肯定都是名牌大學中文係的博士生。朱元璋要他們趕快寫信去把田興找來。於是翰林先生們之乎者也矣焉哉、孔子曰、孟子曰的,咬文嚼字。朱元璋看了半天,皺皺眉、搖搖頭,還是自己動手寫。他寫的是白話,內容大要說: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你不來,就沒有種。我們兩兄弟還是好兄弟,我今天不是以皇帝身份找你來。我們兩兄弟見麵,還像當年一起放牛的情景一樣,你看我不順眼了還可以罵我什麼的。我們看古時候人有這種精神,“苟富貴,勿相忘”,現代人就不行了,一旦自己發了財,升了官,就不想理過去的老朋友了。過去講皇帝還有三千窮親戚,現代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的曆史一筆勾銷,眼睛裏早已經沒有過去的影子了,所以現代人覺得活著痛苦也有這個原因。富人怕窮人找麻煩,窮人嫌富人擺架子,相互怨恨。這是故舊不遺的第一個含義——苟富貴還不相忘。
故舊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傳統,故舊不遺就是傳統觀念不要放棄。如果你要推翻傳統,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為你就是在這樣的傳統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好比你每天都喝著長江的水,臨了卻又說長江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還不如人家美國的五大湖呢。所以孔子說“故舊不遺”,一個偉大的人物,不忘記自己的曆史和民族的曆史,他一定有真感情,可以做英雄,可以做烈士,有真感情才肯犧牲,才付得出來,有這種血氣,“則民不偷”。偷是偷巧,不偷巧,社會風氣就穩了。這就是孔子眼裏最成功的做人法,也是君子的生活準則。我們普通人當然不是那麼容易就達到了這樣的高標準,但是隻要努力提醒自己,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去要求自己,那麼已經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孔子接著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我們中國人最講孝道,觀察一個人的時候要看他對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是不是很好,因為我們無法想像,一個對自己的親人都沒有感情的人又如何能對社會與國家奉獻自己的愛?封建時代我們甚至一直在提倡以孝治國,提倡仁愛,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孔子認為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親人充滿愛心,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如此的話,那麼整個社會風氣一定是很仁厚與和善的。
下麵是“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故舊有兩個意義,過去的解釋是老朋友、老前輩。像古人說的“念舊”,老朋友的交情,始終惦念他。
漢光武當了皇帝以後,找老同學嚴光來敘舊;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要找年輕時和他一起種田的老朋友田興出來,找不到就下令全國找這個人。田興卻硬不肯出來做官,隻是到處在做好事。後來有人報告,一個縣裏,有五隻老虎出來吃人,很厲害,但是不久被一個人打死了,有點武鬆打虎的味道。朱元璋接到這封公文,知道一定是他的老朋友田興做的好事。於是找來翰林院的進士們,都是文學修養非常高的,按今天話來講那肯定都是名牌大學中文係的博士生。朱元璋要他們趕快寫信去把田興找來。於是翰林先生們之乎者也矣焉哉、孔子曰、孟子曰的,咬文嚼字。朱元璋看了半天,皺皺眉、搖搖頭,還是自己動手寫。他寫的是白話,內容大要說: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你不來,就沒有種。我們兩兄弟還是好兄弟,我今天不是以皇帝身份找你來。我們兩兄弟見麵,還像當年一起放牛的情景一樣,你看我不順眼了還可以罵我什麼的。我們看古時候人有這種精神,“苟富貴,勿相忘”,現代人就不行了,一旦自己發了財,升了官,就不想理過去的老朋友了。過去講皇帝還有三千窮親戚,現代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的曆史一筆勾銷,眼睛裏早已經沒有過去的影子了,所以現代人覺得活著痛苦也有這個原因。富人怕窮人找麻煩,窮人嫌富人擺架子,相互怨恨。這是故舊不遺的第一個含義——苟富貴還不相忘。
故舊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傳統,故舊不遺就是傳統觀念不要放棄。如果你要推翻傳統,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為你就是在這樣的傳統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好比你每天都喝著長江的水,臨了卻又說長江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還不如人家美國的五大湖呢。所以孔子說“故舊不遺”,一個偉大的人物,不忘記自己的曆史和民族的曆史,他一定有真感情,可以做英雄,可以做烈士,有真感情才肯犧牲,才付得出來,有這種血氣,“則民不偷”。偷是偷巧,不偷巧,社會風氣就穩了。這就是孔子眼裏最成功的做人法,也是君子的生活準則。我們普通人當然不是那麼容易就達到了這樣的高標準,但是隻要努力提醒自己,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去要求自己,那麼已經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敬重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敬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