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披露曆史內幕(三)(1 / 3)

一曲文人的悲歌

曆代文字獄原本隻針對忤逆帝王或存心謀反的文字,而清朝文字獄除此之外,還特別重視漢族文人表達民族氣節、貶損滿族等方麵的文字。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非常擔心漢人的民族認同問題,對於漢族文人指責統治者“不修孔孟之學”、“發自蠻荒之地”等論調尤為忌諱。因此,清朝大興文字獄,一是為了加強思想控製,禁止人們抨擊當局、表達對朝政的不滿;二是為了壓抑漢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削弱漢族文人的氣節。於是,有些文人盡管並無忤逆言辭,隻要表現出一點民族氣節也會被論罪;有些文人的著作硬生生被曲解為歧視滿族,統治者借此“殺一儆百”,令天下緘口、人人自危。

隨著文字獄越發瘋狂,朝臣、百姓紛紛借文字獄報複仇家、清除異己,“逆書”、“逆詩”不斷湧現,皇帝也往往難辨是非,從而造成冤獄橫生。甚至連皇帝也常借文字獄除掉心頭大患,如雍正帝懲辦年羹堯,定罪就有“狂悖”一條。到了乾隆末年,文字獄才逐漸平息。這曲文人的悲歌終於落幕,然而此時的清王朝已是“萬馬齊喑究可哀”了。

從清朝格格到日本間諜——亂世魔女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是舉世聞名的東方魔女,她活躍於清朝、日本以至國民黨高層,依靠自己的美色進行臭名昭著的間諜活動。她參與了禍國的“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成立、“一·二八”事變等,為日本軍國主義效鷹犬之力。她罪大惡極,被判處槍決,但又傳出有人替死的消息,她的結局至今仍是個謎……

畸形的童年生活

1906年5月24日,在清朝八大世襲皇族之一的肅親王府,一個可愛的女嬰誕生了。這是肅親王善耆的第十四位女兒,善耆給她取名為愛新覺羅·顯。顯是善耆根據滿語“十四”的諧音自創的漢字,意思是像玉一樣的美石。

顯人如其名,自幼便生得容貌姣好,聰明伶俐,成為善耆最喜愛的女兒。但顯原本應該美好的童年突遭變故,1912年,在她6歲時,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清帝退位。善耆很不甘心,作為輔政八王之一,他拒絕在皇帝退位的詔書上簽字。他發誓要複興清朝,於是將自己的子女都送出國,企圖依靠日本等國的勢力實現所謂的“滿蒙獨立”。當時,日本人川島浪速大肆鼓吹“滿蒙獨立”。川島浪速通兵法,精於測繪,很受日本軍部的重視,在八國聯軍侵華時,他曾作為翻譯勸降清朝守軍,使紫禁城免於炮火之災,這些事跡令肅親王善耆對他刮目相看。善耆將川島浪速引為座上客,甚至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將自己最疼愛的年僅6歲的顯過繼給川島浪速。就這樣,顯變成了川島浪速的養女,並擁有了自己的日本名字——川島芳子。這個名字如夢魘一般為顯打開了惡魔之門,從此,像玉一樣美好的顯逐漸被野蠻邪惡的川島芳子所取代。

一曲文人的悲歌

曆代文字獄原本隻針對忤逆帝王或存心謀反的文字,而清朝文字獄除此之外,還特別重視漢族文人表達民族氣節、貶損滿族等方麵的文字。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非常擔心漢人的民族認同問題,對於漢族文人指責統治者“不修孔孟之學”、“發自蠻荒之地”等論調尤為忌諱。因此,清朝大興文字獄,一是為了加強思想控製,禁止人們抨擊當局、表達對朝政的不滿;二是為了壓抑漢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削弱漢族文人的氣節。於是,有些文人盡管並無忤逆言辭,隻要表現出一點民族氣節也會被論罪;有些文人的著作硬生生被曲解為歧視滿族,統治者借此“殺一儆百”,令天下緘口、人人自危。

隨著文字獄越發瘋狂,朝臣、百姓紛紛借文字獄報複仇家、清除異己,“逆書”、“逆詩”不斷湧現,皇帝也往往難辨是非,從而造成冤獄橫生。甚至連皇帝也常借文字獄除掉心頭大患,如雍正帝懲辦年羹堯,定罪就有“狂悖”一條。到了乾隆末年,文字獄才逐漸平息。這曲文人的悲歌終於落幕,然而此時的清王朝已是“萬馬齊喑究可哀”了。

從清朝格格到日本間諜——亂世魔女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是舉世聞名的東方魔女,她活躍於清朝、日本以至國民黨高層,依靠自己的美色進行臭名昭著的間諜活動。她參與了禍國的“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成立、“一·二八”事變等,為日本軍國主義效鷹犬之力。她罪大惡極,被判處槍決,但又傳出有人替死的消息,她的結局至今仍是個謎……

畸形的童年生活

1906年5月24日,在清朝八大世襲皇族之一的肅親王府,一個可愛的女嬰誕生了。這是肅親王善耆的第十四位女兒,善耆給她取名為愛新覺羅·顯。顯是善耆根據滿語“十四”的諧音自創的漢字,意思是像玉一樣的美石。

顯人如其名,自幼便生得容貌姣好,聰明伶俐,成為善耆最喜愛的女兒。但顯原本應該美好的童年突遭變故,1912年,在她6歲時,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清帝退位。善耆很不甘心,作為輔政八王之一,他拒絕在皇帝退位的詔書上簽字。他發誓要複興清朝,於是將自己的子女都送出國,企圖依靠日本等國的勢力實現所謂的“滿蒙獨立”。當時,日本人川島浪速大肆鼓吹“滿蒙獨立”。川島浪速通兵法,精於測繪,很受日本軍部的重視,在八國聯軍侵華時,他曾作為翻譯勸降清朝守軍,使紫禁城免於炮火之災,這些事跡令肅親王善耆對他刮目相看。善耆將川島浪速引為座上客,甚至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將自己最疼愛的年僅6歲的顯過繼給川島浪速。就這樣,顯變成了川島浪速的養女,並擁有了自己的日本名字——川島芳子。這個名字如夢魘一般為顯打開了惡魔之門,從此,像玉一樣美好的顯逐漸被野蠻邪惡的川島芳子所取代。

川島芳子離開北京時,善耆再三囑咐她“不要忘記你的祖業在中國”,意思是希望川島芳子有朝一日回國完成複辟大業。幼年的川島芳子當然理解不了這番話,她與所有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一樣,純淨得像一張白紙。然而,居心叵測的川島浪速開始在這張白紙上塗上罪惡的印記。

他不斷給川島芳子灌輸“滿蒙獨立”的思想,還帶著川島芳子頻繁參加法西斯軍官的聚會,使川島芳子從小耳濡目染,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川島浪速還縱容川島芳子蠻橫放肆的生活。川島芳子在鬆本高等女校讀書的時候,天天騎馬上學,有時還把馬牽到教室裏,將課堂和學校攪得一片混亂。川島浪速不僅不製止,反而鼓勵這樣的行為。在畸形的教育下,講究禮儀的清朝格格逐漸成長為一個充滿暴力和專製思想的潑辣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