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2 / 3)

不料顏莘卻笑了笑,衝淩之遙道,“你先起來吧。”

又衝顏涵亦道,“哥哥你坐。”

顏莘笑了,大家才覺得屋裏的氣氛好了些。

卻聽顏莘道,“哥哥知道麼。沈若英是個了不得的人呢。她是個孝子,也是江南名士,幼年時候便有個很有名的典故。”

她看了看吟竹,笑道,“表哥,你知道的。”

吟竹“嗯”了一聲作為回答,笑道,“臣侍倒的確知道。她幼時在私塾,日日倦起,經常遲到。有一日匆忙中拿錯了課本,不料到了塾裏,卻正逢先生抽查昨日背書情況,又可巧點了她,她便一字不差地背了出來,這可教人稱奇呢。”

“後來因為學業優異,她十歲時便入了崇文館。有一次有個一品大員去崇文館視察,見到她小小年紀卻聰敏智慧,便斷言:‘這孩子定要教她好好讀書,將來必定大有出息’。”

顏涵亦和淩之遙聞言都十分詫異,顏涵亦便出聲問道,“皇後是怎麼知道的。”

吟竹回頭看顏莘笑著示意他說,便笑道,“可巧那一品大員,便是本宮的母親呢。”

見他二人恍然大悟,顏莘又道,“沈若英是朕早早就看好的人物。如今用了些時日,也覺得她是個人才。她這第一甲第一名狀元,倒是名副其實的。對於考錄之事,朕也早已經不再追究了。哥哥也不要再惱火了。”

“至於你的封地,”顏莘看了看他,笑道,“朕已是特別考慮過。如果均定地稅、商稅和鹽、酒、鐵冶、山澤的收利,你四縣的戶封,一年便可得銀近五萬兩,足夠供給。況且你雖長年不居封地,但仍可自行安排長吏管理民事,課稅掌管錢穀,絲毫不會影響你收入。”

頓了頓,她又嚴肅道,“朕這次改革弊製,其實主要是要削減朝中冗官。朕自然也不想人為激化矛盾,所以權衡了這麼久才下旨。要想帝業永祚,沒有些大手筆的改革之舉,還是不行的。”

言及於此,她又笑道,“何況哥哥向來是理解我的,也不會在這一件小事上,拖我後腿吧。”

顏涵亦被她一席話說得有些無言。知她心意堅定,便知無法再爭,隻得悻悻道,“知道了。你就拿你自己哥哥開刀吧。”

顏莘卻錯眼去看著廳裏兩邊柱上對聯,對淩之遙笑了讀道,“‘現法化報身,分湧真常連葉;攝聞思修教,並撚微妙曇華。’這對聯倒是不錯。隻是不知其人心境能否到這境界。”

淩之遙忙笑了應道,“臣不才,無緣參透佛法。隻是因公主十分喜愛,這才鐫刻在這裏罷了。”

顏莘點頭,“一念之間,包含了八萬四千煩惱。這也正是人生。解脫了這樣煩惱,空掉一念,便可成佛。”

淩之遙忙正色道:“謝陛下。臣受教了。”

淩之遙夫婦留顏莘和吟竹在府用了晚膳。顏涵亦本就是一時氣起,如今聽了顏莘告誡,又兼席上一頓說笑,便早忘了要削他四個封縣的事情,隻和顏莘二人笑鬧個不完。待顏莘和吟竹往回走時,已是黃昏時分。二人均怕宮裏有事,不敢再留,隻一路急行。

果然到了宮門口,便見幾個文源閣的宮侍正熱鍋螞蟻似的迎在那裏。見顏莘回來,忙過來行禮問安。

顏莘一手將韁繩遞出,一麵問道:“什麼事。”

幾人相互看了看,一個品級高一些的便越眾而出,卻又看了看吟竹,才道,“恭喜陛下。是……貴侍君誕了龍脈了。”

“什麼?”顏莘隻覺又驚又喜,也不及問是男是女,更不顧身前身後都是人,快步就往裏走。

吟竹緊緊跟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