嬪、萬臻和陸正熙保持緘默,但蕭璟卻皺起了眉:“不對,這有幾個點說不通。首先,為何這個刺客可以輕易的出入貴妃和太後的宮殿,而不被人發現?若是這樣子,那皇宮的防禦豈不是形同虛設?東廠的十個高手都是吃素的?
其次,這刺客為何選擇那麼匪夷所思的殺人方式?他又不熟悉太後的衣服放在哪兒,摸黑進入太後的寢宮,怎麼能找到裏衣來更換,而不驚醒伺候的宮人?
最後,不是朕為貴妃辯護,貴妃這人一根腸子通到底,沒有什麼彎彎繞繞的心思,實在不像是能設計出這種謀殺案的。那根金簪和黃沙土,看起來更像是有人刻意嫁禍給她的。”
段明臣微微一笑,道:“看來陛下不願意接受第一種可能性,那麼我們來看看第二種更為複雜、也更符合邏輯的可能性。不過,聽完之後,陛下說不定還更願意相信第一種呢。”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到段明臣的身上,現場靜得一根針落地都可以聽聞。
段明臣不慌不忙的緩緩說道:“最初聽完各人的證詞之後,我就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好像一切都是按照劇本來演的,你們幾人的證詞相互印證,如此完美,幾乎沒有一點破綻。
那天晚上出現在慈寧宮的人,除了陛下和皇後,其餘的就是紫蔲、白芷、錢喜、陸正熙、萬督主,其中白芷因為病倒,早早下去休息。剩下的四個人,每個人的行蹤都有其他人可以見證,證明他或她不曾下手。
在亥時以後,隻有紫蔲和錢喜留下來,他們有可能合夥殺了太後。問題是,他們倆都不會武功,太後身上的致命傷是刺入身體要穴的針,這一點必須是有強大內力的高手才能做到,而且慈寧宮裏也沒有這麼長的針來充當凶器。
陸太醫的針灸針可以作為凶器,萬督主也有足夠的武功殺死太後,但是慈寧宮的宮人都證實,在戌時末,萬督主和陸太醫已先後離開了慈寧宮,而且萬督主告退的時候,在外殿伺候的宮人還聽到了太後說話的聲音。”
蕭璟困惑的道:“所以說,應該還有一個武功高強的神秘刺客潛入太後寢宮行凶?”
段明臣笑著搖頭道:“不,陛下,您若是這麼想就被誤導了。這個所謂的神秘刺客,從頭到尾壓根就不存在!”
段明臣轉向紫蔲,問道:“紫蔲姑姑,我看你一直在咳嗽?”
紫蔲怔了一下,用沙啞的嗓音道:“多謝大人關心,我隻是不小心著了涼,感染了風寒,沒有什麼大礙的。”
段明臣道:“從審理案子的那一天,我就注意到你在咳嗽。你曾經說過,你的身體很健康,而且你一直陪伴在太後身邊,寢宮裏燒著地龍,非常暖和,照理說,你不應該會著涼的。可是你卻著了涼,咳嗽得厲害。”
紫蔲冷冷的道:“奴婢不明白大人在說什麼,我著涼咳嗽,跟這個案子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段明臣解釋道,“仵作推斷的死亡時間是亥時至子時,這是根據當時寢宮內的溫度來判斷的。若是屍體陳放在低溫的環境裏,腐化的速度就會變緩。
於是我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太後的死亡時間其實更早一點,比如說戌時?如果太後死在戌時,那麼就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陸太醫帶去了針灸針,萬督主則就是那個高手,用內力刺入太後要穴,導致太後死亡。
但還有一個問題,萬督主臨走時,外頭的宮人明明聽見了太後跟他說話的,如果太後那時候已經死了,又怎麼可能開口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