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原來就已想到,要借彙豐這筆款子,而彙豐亦有意貸放給胡雪岩。彼此心思相同,加以有胡雪岩不貪小利,提前歸還這很漂亮的一著,彙豐的大班,越發覺得胡雪岩確是第一等的客戶,所以曾友生毫不困難地將這筆貸款拉成功了,利息先扣半年。曾友生的好處,等款子劃撥到阜康,胡雪岩自己打一張票子,由古應春轉交曾友生,連宓本常都不知道這筆借款另有暗盤。
司行中的消息很靈通。第二天上午城隍廟豫園的“大同行”茶會上,宓本常那張桌子上熱鬧非凡,都是想來拆借現銀的。但宓本常的手很緊,因為胡雪岩交代,這筆款子除了彌補古應春的宕賬以外,餘款他另有用途。
“做生意看機會。”他說,“市麵不好,也是個機會,當然,這要看眼光。看準了賺大錢,看走眼了血本無歸。現在銀根緊,都在脫貨求現,你們看這筆款子應該怎麼用?”
古應春主張囤茶葉,宓本常提議買地皮,但胡雪岩都不讚成,唯一的原因是,茶葉也好,地皮也好,投資下去要看局勢的演變,不能馬上發生作用。
“大先生,”宓本常說,“局勢不好,什麼作用都不會發生,我看還是放拆息最好。”
“放拆息不必談,我們開錢莊,本意就不是想賺同行的錢。至於要發生作用,局勢固然有,主要的是看力量。力量夠,稍微再加一點,就有作用發生。”胡雪岩隨手取過三隻茶杯,斟滿其中的一杯說,“這兩隻杯子裏的茶隻有一半,那就好比茶葉同地皮,離滿的程度還遠得很,這滿的一杯,隻要倒茶下去,馬上就會流到外麵。這就是你力量夠了,馬上能夠發生作用。”
古應春頗有領會了。“這是四兩撥千斤的道理。”他說,“小爺叔,你的滿杯茶,不止一杯,你要哪一杯發生作用?”
“你倒想呢?”
“絲?”
“不錯。”
古應春大不以為然。因為胡雪岩囤積的絲很多,而這年的“洋莊”並不景氣,洋人收絲,出價不高,胡雪岩不願脫手。積壓的現銀已多,沒有再投入資金之理。
“不!應春。”胡雪岩說,“出價不高,是洋人打錯了算盤,以為我想脫貨求現,打算買便宜貨,而且,市麵上也還有貨,所以他們還不急。我呢!你們說我急不急?”
忽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來,古應春與宓本常都不知如何回答了。
“你們倒說說看,怎麼不開口?”
“我不曉得大先生怎麼樣。”宓本常說,“不過我是很急。”
“你急我也急,我何嚐不急,不過越急越壞事,人家曉得你急,就等著要你的好看了。譬如彙豐的那筆款子,我要說王中堂有大批錢存進來,頭寸寬裕得很,曾友生就越要借給你,利息也討俏了,隻要你一露口風,很想借這筆錢,那時候你們看著,他又是一副臉嘴了。”
胡雪岩原來就已想到,要借彙豐這筆款子,而彙豐亦有意貸放給胡雪岩。彼此心思相同,加以有胡雪岩不貪小利,提前歸還這很漂亮的一著,彙豐的大班,越發覺得胡雪岩確是第一等的客戶,所以曾友生毫不困難地將這筆貸款拉成功了,利息先扣半年。曾友生的好處,等款子劃撥到阜康,胡雪岩自己打一張票子,由古應春轉交曾友生,連宓本常都不知道這筆借款另有暗盤。
司行中的消息很靈通。第二天上午城隍廟豫園的“大同行”茶會上,宓本常那張桌子上熱鬧非凡,都是想來拆借現銀的。但宓本常的手很緊,因為胡雪岩交代,這筆款子除了彌補古應春的宕賬以外,餘款他另有用途。
“做生意看機會。”他說,“市麵不好,也是個機會,當然,這要看眼光。看準了賺大錢,看走眼了血本無歸。現在銀根緊,都在脫貨求現,你們看這筆款子應該怎麼用?”
古應春主張囤茶葉,宓本常提議買地皮,但胡雪岩都不讚成,唯一的原因是,茶葉也好,地皮也好,投資下去要看局勢的演變,不能馬上發生作用。
“大先生,”宓本常說,“局勢不好,什麼作用都不會發生,我看還是放拆息最好。”
“放拆息不必談,我們開錢莊,本意就不是想賺同行的錢。至於要發生作用,局勢固然有,主要的是看力量。力量夠,稍微再加一點,就有作用發生。”胡雪岩隨手取過三隻茶杯,斟滿其中的一杯說,“這兩隻杯子裏的茶隻有一半,那就好比茶葉同地皮,離滿的程度還遠得很,這滿的一杯,隻要倒茶下去,馬上就會流到外麵。這就是你力量夠了,馬上能夠發生作用。”
古應春頗有領會了。“這是四兩撥千斤的道理。”他說,“小爺叔,你的滿杯茶,不止一杯,你要哪一杯發生作用?”
“你倒想呢?”
“絲?”
“不錯。”
古應春大不以為然。因為胡雪岩囤積的絲很多,而這年的“洋莊”並不景氣,洋人收絲,出價不高,胡雪岩不願脫手。積壓的現銀已多,沒有再投入資金之理。
“不!應春。”胡雪岩說,“出價不高,是洋人打錯了算盤,以為我想脫貨求現,打算買便宜貨,而且,市麵上也還有貨,所以他們還不急。我呢!你們說我急不急?”
忽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來,古應春與宓本常都不知如何回答了。
“你們倒說說看,怎麼不開口?”
“我不曉得大先生怎麼樣。”宓本常說,“不過我是很急。”
“你急我也急,我何嚐不急,不過越急越壞事,人家曉得你急,就等著要你的好看了。譬如彙豐的那筆款子,我要說王中堂有大批錢存進來,頭寸寬裕得很,曾友生就越要借給你,利息也討俏了,隻要你一露口風,很想借這筆錢,那時候你們看著,他又是一副臉嘴了。”
“這似乎不可以一概而論。”古應春總覺得他的盤算不對,但卻不知從何駁起。
“你說不可一概而論,我說道理是一樣的。現在我趁市價落的時候,把市麵上的絲收光,洋人買不到絲,自然會回頭來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