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本套教材一流的品質,我們還約請了國內外大師級的學者顧問團隊、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學術專家團隊和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各類院校領導和骨幹教師組成的編委團隊。他們中有很多人已經為本係列教材的誕生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並給予了很多方麵的指導。我相信以他們所具有的國際化教育視野以及他們對中國設計教育的責任感,這套教材將為培養中國未來的設計師,並為打造“美麗中國”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同濟大學 教授br博導 林家陽
2013年6月
模型作為一種設計語言和手段,在產品設計工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用於方案推敲的草模、到用於推廣方案的展示模型、到進行設計認證的手板樣機,產品設計的全過程處處都與模型相關。因此,產品模型製作是方案正式生產之前的關鍵環節,也是設計方案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是產品設計師的一門必修課。
設計師通過產品模型製作的過程不但能將設計內容具象化,以此表達設計概念、展現設計內容,更主要的是通過產品模型的製作過程可以提前檢驗、反饋和獲取重要的設計指標,為設計方案的完善、後續生產以及市場驗證提供了綜合分析、研究與評價的實物參照。
本書詳細介紹了模型製作的概念、曆史沿革和原則。按照產品設計過程中模型的不同作用,將模型分為:草模、展示模型、手板樣機三大類。依據模型製作的特點,進行模型分解和按形態特征靈活取材,再進行形體塑造的工作方法。基於實踐中模型製作的運行情況,重點結合製作材料、工藝方法等內容對草模和展示模型的製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內容組織上遵循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思路,結合產品項目以任務分解的方式詳細闡述模型的製作流程,目的在於方便課程組織和學生參照實操。引進大量優秀的展示模型製作實例,以及實際產品設計的手板樣機,圖文並茂,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模型製作的理解,以及對最終效果的把握。
本書由國家級精品課程《產品設計》主講教師桂元龍教授和高級工業設計師李楠共同編著,雙師型教師桂元龍教授,有著二十多年的產品設計實踐和十八年的工業設計教學經驗,獲得“中國工業設計十佳教育工作者”、“廣東十大工業設計師”和“廣東省十大青年設計師”稱號,曾出版教材4本,負責了第一、三章節和第二章節的部分內容共9萬餘字的內容。雙師型教師李楠老師有著7年的工業設計實踐和教學工作經曆,實踐與教學經驗豐富,負責了第二章節絕大部分內容10萬多字的編著工作。
本書同市場上絕大部分同類教材相比較,在結構上特色鮮明,貫徹項目引導下的任務驅動設計思路,吻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分類清晰實用,依據草模、展示模型、手板樣機的分類,結合項目展開進行任務分解,詳實講解各類模型的製作方法和技巧,各知識點緊密對應,實操性強。全書收錄了500多幅模型製作過程和作品的彩色圖片,參照實例精彩生動。
編者 2013年6月於廣州
為了打造本套教材一流的品質,我們還約請了國內外大師級的學者顧問團隊、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學術專家團隊和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各類院校領導和骨幹教師組成的編委團隊。他們中有很多人已經為本係列教材的誕生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並給予了很多方麵的指導。我相信以他們所具有的國際化教育視野以及他們對中國設計教育的責任感,這套教材將為培養中國未來的設計師,並為打造“美麗中國”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