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模型製作》一書終於可以交稿了。輕鬆的同時,覺得收獲也不小。

編著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大量設計結構和模型製作公司,發現模型製作在當下設計產業鏈的分工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專門設有手板車間的設計機構以外,絕大部分都將模型製作的任務交給模型製作公司完成。而模型製作公司基本上都是接收數據文件,以ABS和有機玻璃板材為主要原材料,在數控加工設備上進行成型,再配以手工的後期處理,很高效率地完成模型的快速製作任務。導致原本打算將展示模型的項目實戰程序部分做得更加詳實,將更多的材料與工藝知識貫穿其中的設想被臨時調整,改為現在書中所用的內容。而前些年常用的激光快速成型、樹脂成型等模型加工工藝,在實際上都已不大使用,故這方麵的知識也就僅作簡單介紹。在模型製作的過程中,設計師基本上也隻負責進度監控以及最終效果的監控工作。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在項目實訓內容的組織上就將草模和展示模型作為重點,而將手板樣機部分的實戰程序從略,改為現場參觀做應知性處理。因為短期速成,書中圖片在內容與質量上都未能盡如人意,不免留下遺憾。

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編委會專家,尤其是林家陽教授、吳翔教授的支持;得到龍創域、博大、明佳等模型製作公司,以及浪尖、嘉蘭圖、維博等設計機構的大力幫助,他們在百忙之中,不辭勞苦為我們安排人手收集作品、準備資料;還有廣汽汽車研究院的肖寧先生,為我們提供了汽車模型製作過程的完整圖片,為本書增色不少;特別是我們的優秀畢業生莊彪先生還專門花了45天的時間,全力參與到相關資料的收集、模型範例的製作以及過程作品的拍攝工作中,為這本書的完成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此一並致以最誠摯的謝意!由於時間倉促,加上學識所限,書中偏頗、錯漏之處難免。還望各位專家、讀者在海涵的同時不吝賜教!

桂元龍 李楠

2013年6月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