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更有一句開門見山:世子殿下不負她,徽山必不負世子殿下。
軒轅青鋒靠著一根廊柱,淚眼蒙矓。
“洪驃有反骨,需要青鋒以力服人,施恩不如施威。徽山平安時,可養。動亂時,必殺。
“黃放佛好名,為父自有安排,十年內此人不會有異心。十年後他要出頭,自會有人壓他。
“為父留一家書讓龍虎山道童交給你爺爺,青鋒不用掛念此事。
“徐鳳年如果歹念無窮,得寸進尺,你可去尋訪那雲錦山釣蛟鯢的道人,這位仙長欠為父一個人情,曾答應替為父出世一次。若是徐鳳年點到即止,此子可以相互共事謀利。
“清明時分,你娘若不願上墳,青鋒不必勉強。既然不能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已是人生幸事。
“打你出生那日起爹便在老桂樹下埋下一壇酒,以後一年一壇,至今已二十三壇矣。私下取名女兒紅,可好?莫怪爹嘮叨多語,委實是這些年與你說話不得。
“以後孫子叫扶搖,孫女便叫雅頌,如何?這些年爹沒事就翻閱古書典籍,委實是百般頭疼都想不出滿意的名字。爹希望他們以後要念書便念書,習武便習武,天地是大,所站不過方寸地,人生苦短,才百年三萬六千五百日,糊糊塗塗過了一輩子,就很好。
“閱過即毀。切記切記。”
徐鳳年看到軒轅青鋒把那錦囊內的宣紙咽下腹中。
真是個狠心娘們兒。
嫡長房幽幽庭院,那名女子也收到一個錦囊,宣紙上卻是空白無一字。
天師府在外姓人齊玄幀白日飛升以後,龍虎山便極少有四大天師共聚一堂的盛況,哪怕當年人屠徐驍率數千鐵騎兵臨山腳,龍虎山希字輩第一人趙希翼也不曾破關而出。襄樊三萬六千周天大醮,四大天師裏也隻是去了兩位。近二十年趙丹坪在京城做成了那青詞宰相,與羽衣卿相趙丹霞南北交相輝映,更是聚少離多。國子監左祭酒桓溫與當朝首輔張巨鹿師出同門,道同政合,兩人親如兄弟,唯獨在一事上意見分歧。世人皆知張首輔獨尊儒術,貶斥佛道,而正統儒家出身的桓溫則十分推崇黃老清靜,在京城裏與趙丹坪相交甚深。
趙丹坪雖身在天師府千裏之外,但依舊掌管著龍虎山教規教戒與齋醮科儀兩大門類,趙丹霞對外統領天下道門,對內僅是象征性管教教理,至於修煉方術,名義上由老天師趙希夷統率,實則交由幾位靜字輩弟子打理具體事宜,趙家宗親趙靜沉負責府門接待,被天子賞紫賜號的白煜負責學說論辯,經常開壇講經說道,與白蓮先生同是外姓道人的齊仙俠隻管練劍,以及偶爾傳授靜字輩以下道士劍術。天師府各脈同氣連枝,各自榮華,相輔相成,才有今日龍虎山黃紫顯貴的大好時光。
天師府主殿玉皇殿西側有一條古碑綿延的碑廊,其中一座青玉大碑獨茂碑林,高達三丈,乃第四代龍虎山祖師遷至此地豎立,上書“紫霄福地”四字,傳聞與徽山牯牛大崗那塊“獨享陸地清福”共成子母碑。此時一名穿正黃色尊貴道袍的道人站在碑頂,遙望徽山大雪坪,一臉憤憤然。碑腳站著三位都上了年歲的老道,穿戴各有特色。
最年長者須發如雪,涼鞋淨襪,身上隻是一件尋常的魚肚白蘇紗道袍,並不怎麼出彩,但好歹披了件出塵的方士鶴氅,隱約有幾分得證大道的長生氣派。
年齡次之的老道就要邋遢許多,一件青布厚棉袍子,可見汙漬斑斑。他似乎怕冷,腳上踏著一雙厚底暖鞋,加以棉布裹腿,讓人好奇這老道如何有資格站在這天師府內宅。
剩下一位則就嚇人了,內袍正黃不說,還外罩了一件紫色大褂,華美尊貴到了極點。天師府宗室嫡係可穿黃,趙靜沉、趙凝運父子便是如此。龍虎山寥寥無幾的尊貴真人可披紫,白煜屬於這一範疇,而那可以黃紫於一身的道士,毋庸置疑,唯有道門掌教趙丹霞一人!
與天子同姓的四位大天師,一生中大半時間都在閉關圖破關的趙希翼,才氣超群卻生性散淡的趙希摶,道門領袖趙丹霞,擅寫青詞雄文的趙丹坪,終於碰頭。搖招山大雪坪異象都落入天師們眼中,李淳罡讖語“劍來”,正是被趙丹坪阻攔才使得天師府桃木劍不至於出鞘飛離,後麵也是趙丹坪出聲要求老劍神還劍。聽到回複後,趙丹坪怒發衝道冠,趙希摶為老不尊,笑得不行,趙丹霞與父親趙希翼相視一笑,且不說境界高低,養氣功夫差不多算天下無敵。
趙希摶年輕時候就與侄子趙丹坪不親,總覺得這孩子打小就不討喜,陰沉沉的,沒半點趙姓子孫的大氣,因此老天師從不掩飾對趙丹霞的偏愛。趙希摶、趙丹坪叔侄二人可以說是命理相克,雖有至親至近的血緣關係,但雙方見麵都沒好臉色。這趟趙丹坪離京回家,大半是與兄長商討如何應對朝廷最新幾項政事。帝國版圖改製,道門原本二十四治區必然要尾隨其後作出修改。再者設立僧正一職後,崇玄署極有可能脫離鴻臚寺,佛道之爭,教義之爭在表,氣運之爭在裏,絲毫馬虎不得。有了僧正,就等於朝廷強行選出官方認可的佛頭,屆時勢必要與道教祖庭的掌教趙丹霞一爭高下。小半原因是那北涼世子到了龍虎山,加上北涼王徐驍在京城掀起大波瀾,趙丹坪對姓徐的全無好感,未嚐沒有回天師府借機懲戒那年輕世子的意圖。
趙希摶沒好氣道:“趙丹坪,還站在祖師爺的石碑上頭做啥,李淳罡就沒想搭理你,你喊破喉嚨也無用,要不你飛劍一個,去大雪坪與李淳罡鬥個天昏地暗?叔叔可勁兒幫你搖旗呐喊。”
趙丹坪冷哼一聲,還是飄下石碑落地。飛躍碑頂,本就於禮不合,當時隻是惱恨李淳罡的蠻橫手段,才顧不得身份忌諱,現在稍稍冷靜下來,趙丹坪也就不再堅持。
被軒轅敬城強行突破境界驚擾清修的趙希翼雙手插袖,感慨道:“這人拚卻性命入陸地仙人境界,實在是可惜可歎,假使他願意循序漸進,有望實實在在地飛升。”
最負仙家氣質的趙丹霞點頭道:“經此一役,徽山氣運已經折損殆盡。”
趙希翼麵有戚容,“禍福無門唯人是召。古人警語,不可不察啊,我龍虎山當引以為戒。丹坪!”
趙丹坪雖說性格偏激,但道法武功心智才氣俱是當世一流,聽聞父親一聲嗬斥後,原本想與叔叔趙希摶爭執幾句的念頭立即消散,靜心凝神,頓時鋒芒斂盡,再無要與那李淳罡爭強鬥狠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