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是如何賣出去的
不把小品當小品看,才能探究到笑聲之外的道理,生活中常常蘊藏著我們需要的智慧和策略。
2001年全國春節晚會上,小品《賣拐》可謂一夜走紅,小品的戲劇性的情節和幽默詼諧的語言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趙本山的“忽悠”本事更是讓人忍俊不禁。時隔6年之後,想起這個小品時,很多人還會開懷大笑,而營銷學家們,卻從笑聲的背後,發掘出深刻的道理。
劇中趙本山把好端端的範偉忽悠得真假難辨,良莠不分,從沒病到有病,從小病到大病,一步步按著趙本山設計好的圈套往裏走,不僅掏空腰包,把自行車也搭了進去,最為可笑的是還把趙本山看作是人生知己,而奚落本是好心的高秀敏:“你這人咋這樣呢?”其實仔細體會分析賣拐的過程,不難看出賣拐真的是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值得借鑒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