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別人就是幫自己(2 / 2)

有個工程師特拉德,他想做石油生意。但他沒有做石油生意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可是他並不就此放棄,而是尋找實現夢想的機會。

不久,電視上報道說阿根廷的牛肉生產過剩,而石油製品,尤其是丁烷十分緊缺。得知這一信息之後,他想:中東的石油產量巨大,如果能用阿根廷的牛肉和中東的石油做交換,那麼自己的生意也就做成了。於是,他開始籌劃並行動。

他先找到一家阿根廷的貿易公司,以從自己這裏購買1000萬元的丁烷為條件,簽訂了購買該公司1000萬元牛肉的協議。接著,他又找到西班牙的一家造船廠,以從自己這裏購買1000萬元的牛肉為條件,簽訂了提出購買該廠一艘價值1000萬元的超大型油輪的協議。然後,特拉德又找到中東一家石油公司,以用自己的油輪運貨為條件,簽訂了購買該公司1000萬元丁烷的協議。

在特拉德的周旋下,3份協議書都變成了現實,阿根廷、西班牙和中東的3個公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又賣出了自己過剩的產品。而特拉德則在輾轉之間,用石油運輸費抵了油輪的造價,在3筆交易完成之後,他便擁有了這艘油輪,實現了他做石油生意的夢想。

這件事情聽起來有些像是癡人說夢,但特拉德的錢袋證明了這是事實。特拉德的成功向我們展示了信息在商業競爭中的作用。他首先注意到阿根廷牛肉過剩的信息,然後又想到西班牙以牛肉為主要食品,阿根廷生產的質優價廉的牛肉在西班牙銷路應該很好;他又了解到中東的石油價格便宜隻是沒有運輸的途徑;而造船廠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能接到訂單,無疑會同意他的條件;經過了對各種信息的綜合分析,特拉德憑借對信息的掌握,做成了無本萬利的生意。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怕沒有資本,也不怕沒有關係網,就怕沒有信息和頭腦。如果能靈敏地捕捉到恰當的信息,再加上靈活的頭腦,你也能做無本生意。

當然,現實生活中並不總是有像牛肉過剩這樣的信息和機遇被我們遇到,更多的還是平淡的小事情,但隻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一樣能從平常中發現信息和商機。

有位白領女士,她常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而煩心,那就是她的長統絲襪老是往下滑,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或在公司上班時,襪子的滑落令她非常尷尬。她想到,這種困擾應該是所有穿長統襪的女性都有的,自己為什麼不做做這方麵的文章呢?於是她辭職開了一家襪子店,專門賣不易滑落的襪子。這家店鋪不大,但生意卻出奇地好。在她的店裏,交易非常的迅速,而且這裏售出的襪子使很多上班族女性擺脫了絲襪滑落帶來的窘境,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來她的店裏買這種“不起眼的東西”。後來,她的生意越做越大,開了多家分店,她自己也成為年輕的百萬富婆。

古語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一片樹葉的墜落,我們可以感知到季節的變化。同樣的道理,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而這些小事往往蘊藏著無限的商機。在通信交通都發達的現代信息社會裏,並不一定要用高科技手段、用商業間諜、整天關注新聞報道,才能獲取信息。我們的身邊到處存在著信息,很多高明的企業家,就是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小變化,捕捉身邊的信息,見微知著,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曾說“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河流是奔騰不息,不停變換的。同樣的道理,我們所麵臨的生活和現實也是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當我們身處其中,一定要善於發掘隱藏在平凡細節中的信息,擁有高人一等的眼光,才能發現別人忽略的信息,而你擁有的信息,將是你挖掘人生黃金的資本。滿足別人的需要

挖掘機會之外的機會,從別人的忽略中發現機會,在滿足別人需要的同時,也就滿足了自己的需要。

一個初涉商界的年輕人向一位商界前輩求教說:“我想做生意,請您給我指點一下,我該做什麼生意好呢?”

老人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百多年前,大批美國人去西部淘金時,隻有3個人發了財。他們也是跟著去淘金的。但在西去的路上有數不清的河流,淘金者渡河很艱難,第一個人發現大家此時最需要渡河的船,於是就造了大量的船給大家擺渡。第二個人在淘金的時候,發現淘金人最需要鐵銑和鎬,於是他就支起鐵匠爐,開始打製鐵銑和鎬。第三個人在和大家一起摸爬滾打在礦洞裏時,發現礦工們的衣服破得很快,於是他就開始用他做帳篷的厚布為淘金人做耐穿耐磨的衣褲。這3個人後來成為著名的船舶大王,鋼鐵大王和牛仔服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