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常之法解決非常之事(2 / 2)

每個人的機會都是相同的,因為人們對待機遇的態度不同,才有了偉人與凡人的差別。

一個年輕人到農場主家裏求婚,想娶他的女兒為妻。農場主說:“我們到牧場去。我會連續放出3匹馬,隻要你能拔下任何一匹馬的尾巴,你就可以娶我女兒。”

於是,他們來到了牧場,年輕人站在門口,等待農場主放出馬。不一會兒,柵欄被打開了,一匹馬向年輕人直衝了過來,這是一匹高大而醜陋的馬。年輕人想,求婚的禮物應該漂亮些,下一匹應該比這個漂亮,於是他讓開位置,讓這匹馬跑過去了。第二匹馬體形龐大但異常暴烈,年輕人心想,這匹馬太暴躁了,還是等下一匹吧,別讓它傷到我。於是他又放過了第二匹馬。當年輕人看到第三匹馬的時候,臉上有些失望,這匹馬不但形體矮小,而且非常瘦弱,但他已經別無選擇。當這匹馬向他跑過來的時候,他看準時機,縱身躍上馬背,正要抓住馬尾巴,卻突然傻眼了,原來,這是一匹沒有尾巴的馬。

這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充滿遺憾的故事,但它告訴我們一個問題:在人的一生中,果斷堅定,把握機會,就可能品嚐成功的快樂;猶猶豫豫,瞻前顧後,就可能錯過很多機會,甚至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然而我們身邊有許多人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當機會來到麵前時沒有把握,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機會已經和我們擦肩而過了。人生路上,機會稍縱即逝,要好好把握住機會。因為把握住機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古人留下來的教訓不無道理。如果不懂得把握時機,機會就會像流雲一樣從自己麵前飄然而過,所以當機會來臨時,要當機立斷充分把握。如果我們能抓住了並利用機會,就能成為成功者;而如果任憑機會從眼前消逝而無動於衷,就注定要碌碌一生。

生活是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以相同的機會,而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命運,就是對機會的把握不同。機會從我們每個人麵前走過,有所準備的人會迅速出擊,及時而準確的抓住;而猶豫不決的人還在想,是不是下一個更好;有的人毫無準備,機會便悄然從他的手心溜走了。最終,就像故事中的年輕人一樣,抓住的隻是一匹沒有尾巴的馬。

善於把握機會的人,會發現到處都是機會,常常想自己要是多長一雙手就好了,以便抓住更多的機會;而不善於把握機會的人,即使機會就在他麵前,他也不會伸出雙手把它抓住。要知道,機會是馳騁在人生原野上的野馬和烈馬,抓住並馴服它,就能在開拓中擁有進取的優勢和動力;如果任它從眼前馳過,那麼就隻能憑借刀耕火種的原始方式擴展自己的領域。同那些有馬幫助的拓荒者相比,無疑隻能對著機會的背影獨自品嚐錯過的苦澀。在做好充足準備的人看來,機會是可以燎原的火種,可以借助它點燃人生道路上的熊熊大火;而在等待機會的人看來,機會是沒有燃燒充分的一堆灰燼,如果它不能自己燃燒,就隻能隨風飄散。

因循等待是錯過機會的最大原因,猶疑不決是失去機會的最大幫凶。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機會就在生活的變化之中,我們應該在運動中跟隨機會前進,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機會。

隻有運動,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就拿籃球比賽來說,如果雙方隊員一味地等待投籃的機會,肯定一個球也進不了,而運動起來就不一樣,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揚長避短,可以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向前一步是試探虛實,後退則是蓄勢待發,向左轉是避其鋒芒,而向右卻是攻其不備。就是在這變幻莫測的運動中,隊員們創造著自己進球的機會,哪一方更善於在迂回曲折中避開對方,就擁有了比對方多的得分。